文/翁玉玲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作者希望透過分享自己與他人做人處事的技巧,讓更多人可以趁早知道這些經驗,在年輕時就能藉此取得一些方法,減少許多繞彎路的時間,立意良善,無論是大人小孩來看,都是相當好的導引之書。 適度調整創業腳步 對於成敗的定義作出正確的判讀,相信自助助人,學習感恩良善,將創意化…
文/犁客 前幾年有個都市傳說(其實現在仍然繼續流傳中),指稱某國際連鎖速食業者販售的炸雞,並不來自我們熟知的那種雞,而是來自另一種,呃⋯⋯應該算雞但又不大算雞的雞。這種應該算雞又不大算雞的雞究竟如何神奇,有種種說法,有的說牠會有六隻翅膀四條腿,有的說牠是被製造出來的所以沒有腦袋,有的說牠不吃飼料單靠…
相對於社會主義的資本再分配,自由主義長期以來一直提不出關於收入的烏托邦模式。直到「基本收入」的制度。 這個制度至今還沒有任何國家施行,但已經在歐洲許多國家掀起討論的熱潮。 基本收入是所有公民的權利。每月匯款支付、不需義務、每人不論貧富都有是它的特色。假設通過,每位成年公民會收到人均GDP的四分之一,…
文/犁客 有的人喜歡錢。有的人喜歡權。有的人都喜歡。有的人都不喜歡──至少他們是這麼說的。 喜歡錢或喜歡權的原因不難理解,但有時一個人喜歡錢到某個程度,例如已經擁有這輩子花不完的錢了但仍一直在想怎麼掙錢的那種人,不免就讓人覺得好奇──喜歡錢的原因大抵就是在資本社會當中,錢可以買到很多很多,但如果我已…
筆訪、文字整理/犁客 戴倫.艾塞默魯、詹姆斯.羅賓森兩位兼具經濟及政治專才的學者,2012年合著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探討一個國家成功(例如成為強壯健全的經濟體、穩定的社會狀況等等)或失敗(例如因貧困、大量犯罪等等造成社會問題)的原因──其實這原因簡而言之就是「制度」,但制度的不同不完全因為資本、共…
文/卡塔琳娜.皮斯托;譯/趙盛慈 一般人可能看不出資本有哪些法律密碼,但不表示資本密碼不存在。比起花時間破解資本的法律結構,或許有些人還比較願意相信,亞當.斯密的知名論點──市場裡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是真的有一隻手。 [16] 可是,法律結構改弦易轍,會從根本上改變「看不見的手」的運作方式。 我…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一個文學人若想跳脫原有偏重感性層面閱讀的漩渦(!),需要接受理性思維的啟迪與激盪,我的選擇是歷史與自然科普。 選擇歷史是至少有大量的故事,在因果關係的吸收上會稍省力些,所以廣場總編輯沈昭明先生提出布勞岱爾的書單時,我望著三大巨冊(而且是精裝),完全不介意…
文/王晴天 近年,「斜槓青年(Slash)」一詞在社會颳起一股旋風,讓大眾開始反思,創業帶給我們的是夢想、工作,還是更多的人生價值?其實,斜槓的概念,在BU(Business & You)的課程中早就有了!現今,人人想成為「斜槓青年」,但你真的了解「斜槓青年」是什麼嗎? 一般總會認為斜槓所…
文/張清溪 很多沒念過經濟學的人,都聽過「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這位現代經濟學之父的大名;但念過經濟學的人,卻很少有人讀過他的成名作《國富論》。到底亞當.史密斯在二百三十年前完成的這本巨著,是不是還值得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去看呢? 當然值得。說得誇張一點,現代經濟學也只不過是在闡釋《國富…
※原載於【法律白話文】網站 在自由市場的經濟體系下,勞工以勞力換取工資,但面對擁有資本、生產資料的資方經濟上的強勢,勞工相當難以取得與資方立於相互平等的地位,畢竟公司高層可能會跟你說一句「沒有熱忱的話,歡迎離職」,而勞工卻沒有相對應的手段來爭取或提升自己的勞動條件。勞工唯一能做的就是團結彼此,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