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九層天球、五天王、黃巢之亂,一本中東史觀的重要奇書──小歐談馬蘇第的《黃金草原》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我之所以對歷史感興趣,主要來自小學讀到的兒童版太史公司馬遷的《刺客列傳》,這使得我之後找了列傳中的孟嘗君、呂不韋、廉頗藺相如、田單、蒙恬、韓信等列傳來讀,為文字記述能讓人血脈賁張至此,深感驚異,由此得到的好處是國、高中的歷史分數特高。 太史公敘事有一個特…

偷書能賣多少錢?不為錢幹嘛偷書?

編譯/愛麗絲 快樂可以用偷的嗎?或者,這只是另一項人類與生俱來的使壞本領呢?——《偷書賊》 《偷書賊》裡的莉賽爾,一面騎著車,一面這樣問自己,儘管有深切的罪惡感,臉上還是禁不住浮現笑顏。由一本盜墓工人手冊開始的《偷書賊》,寫下用文字療癒人心的晦暗時代。而真實歷史中的偷書賊,則寫下一樁樁圖書館盜竊案。…

《一千零一夜》的原始版本,其實並不存在阿拉丁與神燈

文/杜蘊慈(作家) 《一千零一夜》,又名 The Arabian Nights,「阿拉伯之夜」。一九〇〇年開始,陸續出現了節選漢譯,書名譯為《天方夜譚》,可謂信達雅。於是這個詞彙進入了中文世界,並且與此書在西方產生的影響一樣,從此主宰了中國人對於阿拉伯或者伊斯蘭世界的想像。 起源與流傳 然而這本書裡…

「烈焰」怎麼「焚春」?

文╱張育軒,自由撰稿人,長期關注中東 當士兵對著和平抗議、唱歌、跳舞的示威群眾開槍時,2011年爆發的阿拉伯之春就逐漸變了調。幾個月後,象徵著這場變革的,不再是揮舞旗幟的平民百姓,而是手持步槍的聖戰士。從突尼西亞延燒到利比亞、埃及再到幾乎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之春」,除了最初的突尼西亞成功擺脫數十…

成年男子一時的犯行,無辜女童終生的懲罰。

文/禤素萊 游在牆上的魚 臘亞醫生是我所執勤醫院裡的醫生,他實在是個有趣的人物,總能在大家感到鬱悶疲倦的時候,適時地講個笑話或當地風土人情給大家醒醒神。第一天見到臘亞醫生,就發現他笑的時候,習慣拉起裹頭巾的尾端半遮著臉笑。大兵們雖然覺得他這個下意識的動作有點女性化,但大致上還是尊重他的,並沒有因此取…

【GENE思書軒】「這杯酒的味道層次豐富……」「當然,那是酵母菌的小便啊。」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和酒有關的詩詞多不勝酒力……哦不……多不勝數。酒逢知己千杯少,過完元旦快一個月就要過春節了,酒是不少家庭跨年和守歲不可缺的飲料。現代人一年到頭忙忙碌碌,親朋戚友甚少見面交往,沒了酒要如何打開話題…

我的爸爸,是恐怖分子

文/扎克.伊博黑姆、傑夫.蓋爾斯 1990年11月5日 紐澤西州‧克利夫賽德公園 媽媽從床上把我搖醒:「出事了。」她說。 我七歲,是個穿著忍者龜睡衣的胖小子。對我來說,在天還沒亮就被叫起來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己經很習慣了。可是只有爸爸才會這樣做,而且是為了叫我起來、跪在我那條有著清真寺尖塔的小毛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