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他來自約旦一座叫札爾卡的城市,監獄是他的大學 發表於 13 9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 /麥可.韋斯、哈桑.哈桑;譯 /尤采菲、吳煒聲、蔡耀緯 完整文章
書單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人沒那麼好騙──但這得有條件 發表於 27 8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人與人的聯繫更方便(有誰還記得要走幾條街才找得到公共電話的感覺?)、資訊連通更快速,然後我們都會發現,「別人」雖然好找,但也變得更不可理喻了──明明「他們」也看得到和我們一樣的資訊,但怎麼會相信那些蠢內容?「他們」不會覺得不合邏輯嗎?「他們」不會在轉傳之前多找一下其他資料嗎?「他們」問這些問題不會覺得自己沒腦子嗎? 可怕的是,相同的感觸相同的評價,也適用於他們眼中的「我們」。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別放過斷開這種垃圾連結的機會 發表於 14 7 月, 2021 By 犁客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犁客 你一定聽過這類傳聞。甚至會有親朋好友信誓旦旦地告訴你:那不是傳聞,是真的。 例如政府的網軍同時用一堆手機發訊操縱網路輿論帶風向,例如疫苗採購東卡西卡是因為政界高層買了特定股票,例如某些國家送我們的疫苗都是有問題他們不要才扔過來的,例如某種疫苗打了會讓你變成萬磁王。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阿多尼斯與胡麗亞對談:西方政權如何涉入伊斯蘭 發表於 23 5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DVIDSHUB 對談者/阿多尼斯、胡麗亞.阿卜杜瓦西德;譯/陳虹君 阿多尼斯 Adonis 原名Ali Ahmad Said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烈焰」怎麼「焚春」? 發表於 27 3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William Proby 文╱張育軒,自由撰稿人,長期關注中東 當士兵對著和平抗議、唱歌、跳舞的示威群眾開槍時,2011年爆發的阿拉伯之春就逐漸變了調。幾個月後,象徵著這場變革的,不再是揮舞旗幟的平民百姓,而是手持步槍的聖戰士。從突尼西亞延燒到利比亞、埃及再到幾乎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之春」,除了最初的突尼西亞成功擺脫數十年的專制統治,轉型成為民主政體以外,其他不是陷入內戰,就是退回原本的專制。 完整文章
閱讀好好玩 真相放兩旁,情緒擺中間──歡迎來到2016年度代表字「後真相」的時代 發表於 1 12 月, 2016 By 白之衡 Photo Credit: Pixabay 編譯/白之衡 post-truth(後真相),形容詞 意指比起以客觀事實來形塑意見,公眾更傾向於訴諸情緒或個人信仰的情況。 對歐美政治新聞稍有敏感度的人,可能會注意到「post-truth」這個字彙今年出現的比例特別高。事實上,根據牛津辭典(Oxford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出版寒冬中逆勢成長的書籍設計──記閱樂書店「出版人心中的好設計」座談 發表於 16 6 月, 2016 By 讀者投稿 文、照片/啟明出版 《吃書的馬》是一本探討出版設計議題的著作,作者彭星凱(空白地區負責人)將書籍設計師比喻為馬,認為沒有文本作為基礎的封面,無法獨立存在;設計師就如同馬,是運載著戰士前進的輔助者。彭星凱與文化評論作家張鐵志,於臺北閱樂書店舉行「出版人心中的好設計」座談,從《吃書的馬》文字內容出發,討論「設計」這個閱讀大眾日日接觸卻又無從探究的出版環節。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產業 這首詩被選為最美的五十首情詩之一,也寫出庫德族的苦難 發表於 13 3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jan Sefti 文/希米露 許多人心中都有類似的疑惑:閱讀文學作品到底有什麼意義?除了看見一則故事,還能獲得什麼好處?如果想功利地找出閱讀文學的意義,或許可以說:「只要一首詩,就能開啟一扇世界之窗。」 秋曼哈帝(Choman 完整文章
專欄,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大尾鱸鰻:沒惡意,就不是歧視嗎? 發表於 15 2 月, 2016 By 朱家安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billy1125 《大尾鱸鰻》上映後,立委高潞‧以用等人指出該片有歧視原住民的嫌疑,電影導演邱瓈寬稍後在臉書發文澄清,言下之意認為這是對方誤解了影片設計的用意造成的誤會。我認為這個討論確實涉及誤會,不過這個誤會是邱瓈寬誤會了歧視言論的概念內容。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2016年,世界的代表字會是? 發表於 7 12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northallertonman /Shutterstock.com 文/鳳梨 即將到來的2016,你認為你會有什麼樣的際遇呢?是『威』還是『發』,或者,你只想要平安?自從巴黎恐怖攻擊後,人人對 ISIS 避之唯恐不及,不過日子還是要過,世界不是只有伊斯蘭國一家,我們精挑了《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No.80》對於2016年預測中的幾項,作為明年度應該好好觀察的重要事件。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