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沒關係》這本圖像小說畫得很漂亮,看了心情會很差,因為每個故事都跟性騷擾和性侵有關。書名取得很好,因為很多人並不知道有些事情並不是沒關係。 例如我臉書上過去一個月最多人留言的文,是一則關於電玩的新聞,講將近六成女性玩家為了避免被騷擾會刻意隱藏性別。在貼文底下,超級多人現身說法。又例如我往往發現…
文/Je Solji;譯/Linhee Chang & James Park 原文刊於:《Ulsan Journal韓國蔚山地區新聞》(2019/04/03),轉載自游擊文化 曾有一段時間,有人以「愛他就得打他」作為體罰的名義,並且鼓勵在家庭和學校中,以此來管教兒童。有些人可能會懷念過去這樣…
文/少女老王 十八年前,那個仍然四季分明的臺灣,小學六年級畢業前的最後一個月,我,罷免了我的老師。 小學五、六年級的班導本該是同一個,但五年級的班導已屆退休之齡,在我們升上六年級的同時,她就退休了,換了一個臺大畢業的年輕女老師接手帶班。 這個年輕的女老師姓蘇,總是穿著迷你裙、踩著恨天高,把走廊跟教室…
文/金熹暻;譯/簡郁璇 既然此書以孩子為焦點所探討的第一個家庭問題是體罰,那麼就先窺探瑞典對體罰的態度吧。瑞典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法律禁止父母體罰的國家,而以法律全面禁止各種體罰,則是在一九七九年。《兒童權利公約》是於一九八九年生效,等於領先了十年。 促使瑞典全面禁止體罰、扮演重大推手的社會團體,即是我…
文/金熹暻;譯/簡郁璇 「要知曉一個社會的靈魂,就看這個社會對待孩子的方式,除此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 二○一四年三月的某一天,我偶然看到前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這句佳言。那是我在蔚山調查一名孩子遭家暴致死的案件,發表相關報告之後,也是大眾剛開始討論一位被送養到美…
文/銀色快手 別搞錯了!這裡不是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 所以不會有什麼把學生送進來,結業完畢就會成為魔法師這種事,絕對沒有。恭心學園是一所管教相當嚴格的住宿學校,創始人是有超乎尋常熱忱的教育評論家松田美昭,學校讓家長把難以管教的孩子送進來,協助培育出優良品格的乖學生並考上理想的學校。 這樣的教育理…
文/愛麗絲.米勒 如果有人讓一個孩子相信,人們侮辱他、折磨他是為了他好,那麼他可能一輩子都會這麼相信,而結果便是他也會虐待自己的孩子,並且以為自己完成了一項很好的工作。這孩子即便小時候遭到父母責打,依然得認為父母的行為是良善的,那麼那些他必須壓抑住的憤怒、不滿與痛楚將如何呢? 所有這些問題都使我更加…
文/黃榮堅 按照一般認知,法律是對大多數人有利的東西,例如上面所說,訂定一個交通靠右走的法律規定,大家都方便,或是民法訂定有關父母對於子女的扶養義務,讓小孩子的生存得到保障,讓後代可以繁衍。再講一個有趣的例子,例如德國長久以來的商店關門法。 德國一般商店不是你高興開門到幾點鐘就可以開門到幾點鐘,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