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岡田晴惠;譯/黃郁婷、陳朕疆 極少數的○一五七型大腸桿菌就能造成感染 感染○一五七型大腸桿菌的原因,主要是食用了被汙染的生肉、飲品或食品。令人棘手的是,○一五七型大腸桿菌的感染力非常強,只需五十個菌體即可致病。順帶一提,換做是沙門氏桿菌,則需要一百萬個菌株才能辦到。 由於○一五七型大腸桿菌只需要…
文/比爾.蓋茲;譯/鄭方逸 新冠疫情的經歷讓人永生難忘,就像二次大戰改變我父母那一代對世界的認知,疫情也改變了我們看世界的角度。 發現新病原,原本不是什麼新鮮事。WHO指出,過去五十年來,科學家已鑑定出超過1,500種新病原,大多發跡於動物,後來才傳給人類。 古老的傳染病仍存在,就連大部分人都以為是…
在新冠疫情蔓延期間,還有個議題的爭議性不下於疫苗,亦即是否該讓學校停課。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間,世界各國幾乎都曾因新冠疫情延燒關閉學校。2020年4月是疫情高峰,全球有幾乎95%的學校停課。到了隔年6月,也只有10%的學校部分開放。學校停課的理由充足。孩童在學校裡互動頻繁,原本就是普通感冒和流感的溫床,換成其他病原怎會不同?而對於學校教職員來說,他們的職務並不包括冒著喪命風險工作。要求年長教師在疫情期間親自教學,而且是在沒打疫苗的情況下,等於要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工作。
含有新冠的氣溶膠可能會漂浮好幾公尺遠,端看室內溫度、氣流、溼度等條件而定。這代表什麼?氣流和通風很重要。盡量安裝優質的空氣過濾網以移除氣溶膠,沒辦法的話,也有更簡單廉價的選擇:打開窗戶。
一項喬治亞州的研究顯示,利用開門、開窗或風扇來稀釋空中微粒的學校,新冠確診數比其他學校少了30%;加裝空氣過濾網的學校,確診數更少了50%。
如果要在清洗物品和改善通風中二選一,你應該選擇改善通風。
文/頏木靈 比爾.蓋茨在2015年的TED演講中指出:「全球當今最大的危機不是核彈,而是傳染病毒,人類還沒準備面對下一波大疫情的發生」,沒想到一語成讖,新冠肺炎自2019年爆發以來,世界各地的疫情持續不下,各行各業都受到牽連,每個人的生活彷彿傾斜崩塌,這失序的平衡不知何年何日才能看見曙光。 「對作家…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鼠疫》是卡繆文學創作第二階段系列主題「反抗」的首部作品,在二戰後,婚姻家庭責任重壓與創作自由空間深受束縛的情況下終於寫就的這部代表作,深具意義。 卡繆完成書稿後曾一度考慮,書名要叫做「鼠疫」、「恐懼」,還是「集權主義」,由此可知,「鼠疫」所指不是特定、…
可怕的傳染病肆虐,有群人躲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夜夜笙歌,直到有一天⋯⋯這不是Covid-19籠罩全球時的現實,而是一個短篇故事,奇妙的是,它不僅與現實相互呼應,甚至還連結到一百多年前的另一篇恐怖故事,在那篇故事裡,一樣有可怕的傳染病肆虐,有群人躲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夜夜笙歌,直到有一天他們搞起化妝舞會的時候…
文/犁客 人類世界已經很久沒有遭遇大規模傳染病了。 這不是在說人類世界已經沒有傳染病──大家都知道茲卡、伊波拉、登革熱、各型流感等等並未斷絕,那些病毒還在,不過「大規模」感染的狀況的確很久沒發生,因傳染病亡故的人數也減少了。 以現今交通方便、各類產品全球流通的狀況來說,傳染病要傳播其實比過去更方便,…
經過一整年的肆虐,到了2021年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冠狀病毒病,俗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在全球已超過九千萬人確診感染,超過兩百萬人死亡──2020年對許多人來說,是被疫情偷走的一年! 台灣因為防疫有成,只要遵守政府要求在八大場合戴口罩的規定就幾乎能完全歌舞昇平,可是很多國家,即…
文/馬克.霍尼斯巴姆;譯/金瑄桓、謝孟庭 文化評論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提到,如果某種疾病的起因讓人摸不著頭緒、治療又毫無成效,通常會成為影響後世甚鉅的重要疾病。「起初,腐敗、衰亡、汙染、失序、脆弱等引發深層恐懼的元素都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