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美桂老師說她在剛任教北一女那幾年間,由幾位文壇朋友帶去附近的書局,有次買到了名人這本書,當時為了怕受到打擾,她還躲進女廁一口氣把整本書讀完了。 我說:「這真是對一部作品的最高禮讚啊。」 (比捷運坐過站還猛,而我今夏最愉快的閱讀經驗是來回通勤的十幾趟捷運中…
文/犁客 幾年前《鋼鐵人馬斯克》不會讓人變成新創鉅子,但透過閱讀這些寫得很好的傳記,我們得以一窺某些不平凡從平凡當中掙出的瞬間,或者某些平凡逐漸朝不平凡行去的經過。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最近出版的自傳,書名就點明了這點。 讀了她的自傳,不會變成下一個第一夫人,也不會嫁給歐巴馬。但知道她是如何…
文/蔡子強 甘地:追求真理的素食主義者 二○一五年五月,印度總理莫迪訪華,中國主席習近平在家鄉西安親自迎接,並以國宴款待,但這次國宴卻別開生面,是一頓素食,因為這位總理是一位素食主義者。 素食國宴?那麼又會吃些甚麼菜式呢? 第一道:酸辣湯,配印度烤餅 第二道:雜錦蔬菜煎餅,配紅豆飯 第三道:蘑菇豆腐…
「每個閱讀都有個自己」,閱讀不應跟著名人、名著走,更不應跟著流行話題走;深刻的閱讀,必然要扎根於自我內在的需求。 從這個角度看,所有的閱讀都應該是為自己而讀,這殆無疑義,但問題是:「什麼是自己」? 的確,生命是一條川流不息的長河,「自己是誰?」彷若無可捉摸的天問。 但從閱讀的角度觀察,閱讀不止繪示著…
編譯/白之衡 我們經常看到名人書單。不過,無論這些名人是什麼身分,我們未必能從書單判斷:是這些書造就了這個人,還是因為是這個人所以推薦這些書。但是看一看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書單,你也許會浮出一個會心的笑──因為這份書單與這個人的形象如此貼合。 伊隆.馬斯克,PayPal的創辦人,Sp…
文/麥特.海格 當憂鬱時又出現焦慮,就有點像是在酒裡加入古柯鹼一樣,像是對著整個感受過程按下了快速前進鍵。如果你有憂鬱症,你的心就會沉澱到一個沼澤裡,失去了動力;而如果焦慮跑來湊熱鬧的話,那個沼澤仍然是沼澤,但沼澤裡卻多了個漩渦。在那濁水裡面的怪獸們,會持續在裡面翻攪,活像被改造的短吻鱷用最高速持續…
編譯/犁客 樂於分享個人閱讀書單的名人當中,不乏影星、創投家及企業經營者,有趣的是,雖然日理萬機,但他們的閱讀量比一般人更多,在受訪時也常提到自己被哪些作品影響──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網路媒體《Quartz》日前訪問比爾‧蓋茲(Bill Gates),他提到,「如果我沒打算讀完某本書,我就絕不會開始…
蔡康永和陳文茜對話,提到:「我其實滿願意跟大家提醒一下,有好多人都喜歡引用張愛玲的一句話『成名要趁早』。每次看到有人引用張愛玲這話,我就想為什麼?張愛玲的人生很棒嗎?張愛玲的人生糟透了。你怎麼會用一個人生糟透了的人描述人生的話來做為你的座右銘呢?張愛玲是非常棒的小說家,只此而已。張愛玲這句話是很迷人…
上周提到:「我們現在只懂得看眼前的收視率,追逐下一分、下一秒的點擊,只知道官能的刺激可以帶來收益,卻不懂得在深沉的人性裡,埋藏的才是巨大的回報。」 似乎話說得太簡略了,我得補充一下。 現在大家貶抑八卦報最常用的說詞,就是「只會用裸體加屍體來吸引眼球」。這其實是對八卦報的無知。如果認真觀察蘋果頭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