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一開始就是假的》一開始發想的概念不是假的,唔,不過也不是真的。總之那個概念和後來寫成這書的故事不大一樣,只是一樣不大正經。 那時的粗略概念大致是有個八流政客自認文筆很好,寫了本吃喝玩樂的遊記想要找人出版,有個出版社老闆因著種種考量答應,不料出版之…
年假一下子就結束了。往年農曆連假前後會有國際書展,無論網路還是實體都一起熱鬧,今年狀況比較不一樣,但老實講,書展比較偏向一個「感受被書包圍」(或被直銷業務包圍)、參加作者各種公開活動(尤其有機會看到平常不大有機會見到本尊的外國作者)、聽講座和人擠人的場合,真要回到「閱讀」本身,還是個獨自進行的活動。…
文/朱里亞諾.達.恩波利;譯/林佑軒 在一個屬於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12]、雅伊爾.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13]的世界中,失言、論戰、爭議天天發生。我們才剛擠出時間評論一件事,另一件事隨即壓過了它,彷彿置身永無休止的…
文/提摩希.史奈德;譯/劉維人 莎士比亞劇作《哈姆雷特》(Hamlet)的主角是個秉性正直的人。當邪惡統治者驟然掌權,他自然大為震驚。他被幻象縈繞,受夢魘踐踏,在孤獨無援之境,意識到必須重建自己的時間感。哈姆雷特說道:「時代已經大亂,啊可惡的命運,竟然注定要我扭轉乾坤 [01]!」 如今我們的時代顯…
上官鼎的《阿飄》不是鬼怪小說,因為阿飄是外星人,不是鬼魂。雖然外星人串連全場,並且成為書名,但《阿飄》也不盡為科幻小說,科幻只有陪襯的功能,不是小說的重點。小說以兩千多年前,漢武帝、司馬遷所處的時代開場,倏地來到二十一世紀,場景從過去到現在,卻不是穿越小說,主要故事都發生在現代。 政治才是《阿飄》主…
當你生活遇上問題,是找本相關領域的書來研讀,還是用谷歌大神搜尋?是想要問專家,還是去PTT裡看看鄉民怎麼說? 我們不是不知道所謂的專家學者會怎麼說──每當有重大爭議事件,媒體就會去訪問那些所謂的專家學者,然後在即時新聞更新的時候抄一抄所謂的網友看法。媒體常常抄或訪問的所謂專家學者,通常原來是資訊科學…
文╱弗雷德里克.巴斯夏 要說有什麼說法是不證自明的,就是以下這點:法律是正當防衛這項自然權利的組織體。法律以集體力量取代個人力量,在有權行動的範圍內行動,做有權去做的事:保障人身、自由與財產權,「公平」地統治每一個人。 如果國家建立在這項基礎上,我認為秩序將不只是理論,而且能夠具體落實。我相信這個國…
編譯/陳慧敏 經歷恐怖攻擊後,巴黎人驚魂未甫,許多巴黎人以書療傷,懷舊地讀起美國作家海明威在 1920 年代末對這座城市日常生活的依戀,重新尋找對巴黎的愛。 法新社報導,美國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曾在巴黎居住生活和創作,他在回憶錄《流動的饗宴》就提到:「…
文/黃士修(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 這個世界上,大概沒有其它社會運動,如反核運動這般,充滿違背科學的謊言。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福島縣發生規模 9.0 的大地震,隨之而來的海嘯沖毀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備用發電機。在官僚文化的一連串錯誤決策下,錯失了黃金的應對時間;反應爐的冷卻系統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