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Prada的惡魔十五年了!梅姨與安海瑟薇喜歡讀哪些書?

編譯/愛麗絲 如果外表與穿著打扮能作為一種殺人武器,十五年來,《穿著 Prada 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或許是在我們心頭縈繞不去的威脅。 《穿著 Prada 的惡魔》由導演大衛.法蘭科(David Frankel)改編自蘿倫.薇絲柏格(Lauren Weisberge…

法蘭克福線上書展開跑!疫情讓17%的德國人第一次知道能線上購書?

編譯/愛麗絲 往年的這時候,同事們都已經抵達,我們應該已經整裝待發,要進城開會了。旅館樓下有一家連鎖咖啡店 Coffee Fellow,我們法蘭克福的第一餐通常就在這裡開始,而我照例會點卡拉雞貝果。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負責人譚光磊自2004年前往參與法蘭克福書展(Frankfurt Book Fair…

《使女的故事》在續集《證詞》中繼續抗爭,保守右派在現實裡荒唐表演

Change never comes easy. (改變從不簡單。) 《使女的故事》第四季影集預告日前釋出,女主角瓊(June)這麼說著,身著紅袍、傷痕累累的她,似乎將在新一季顛覆基列國。 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1985年出版的 《使女的故事》,描述在神權與極權國家基列國控制下,多數女性地位低落…

用虛構小說切入當下時事,挑戰觀看新聞的另一種方式

編譯/Waiting 一個名為《現代紀事錄》(The Chronicles of Now)網站,於2020年3月初開始運營,網站的主要經營者,是曾在《君子雜誌》(Esquire)擔任編輯超過十年的泰勒.卡伯特(Tyler Cabot)。 卡伯特表示,《現代紀事錄》是一個邀請不同作家,針對各種時事撰寫…

【經典也青春】他們無法安靜下來,無法停止哭叫 ——蔡琳森談瑪格麗特.愛特伍的《盲眼刺客》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但有些人卻說不出他們是哪兒痛。他們無法安靜下來,無法停止哭叫。」——摘自《盲眼刺客》第一部〈橋〉 若我說事隔多年重讀此書最深的體會是,這是一本所有人(角色)都無法停止哭叫的書,是否表達了其中大部分的訊息呢? 至少對我來說,是的。 這個發生在加拿大,橫跨…

三十四年後續章再開!瑪格麗特.愛特伍證實正在撰寫《使女的故事》續集

編譯/犁客 近年英美的熱門影集當中,不乏種種政治寓言,除了明著把社會議題置入劇情當中的《The Good Wife》、《The Good Fight》系列,以及直接把地方政府或聯邦政府當成主要場景的《Boss》或 《紙牌屋》之外,就連看起來好像與現實無關的影集,也都暗埋著不少政治意涵──想想《權力遊…

再讀《西頓動物記》,我仍不自禁地嚮往野馬溜蹄的自由野性,仍為狼王羅伯的逝去哀傷⋯⋯

文╱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再讀新譯的《西頓動物記》,我已不是那個對動物學一竅不通,只被圖畫裡的人格化動物所吸引的年輕人了。然而,看著西頓那些精細、具戲劇性的手繪時,更讓我驚訝的是,西頓的文字讓人「與動物同感」的魅力竟然還在。 我仍不自禁地嚮往野馬溜蹄的自由野性,仍為狼王羅伯的逝去哀傷,為…

政治明星、大牌作者及低迷景氣中的正面觀察──2017年法蘭克福書展觀察

編譯/陳慧敏 全球文學界的盛宴法蘭克福書展於2017年10月15日閉幕,共有來自102個國家、7,300家廠商參展,吸引約28.6萬參觀人次。今年書展比過往瀰漫更濃厚的政治味,而在低迷的出版景氣,仍有百萬版稅的新書版權交易,顯見出版業仍有蓬勃生氣。 2017年法蘭克福書展有四大亮點: 一、濃厚政治味…

艾瑪.華森訪問瑪格麗特.愛特伍:關於父權、厭女、女權運動與《使女的故事》

編譯/暮琳 六月,一群身著紅色長袍與白色軟帽的婦女站在華盛頓街頭,抗議共和黨健康法案計畫停止向婦女健康服務機構「計劃生育」(Planned Parenthood)提供資金。七月,相同打扮的群眾,出現在俄亥俄州的議會廳一場提倡立法禁止某項墮胎手法的公聽會上。G20高峰會前夕,川普抵達德國前拜訪波蘭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