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駱以軍 大約就在那兩年,朱嘉漢與童偉格,在公館的「胡思書店」有一場關於文學的對談。那是一場光電迸飛的文學高端會談,童偉格不足奇也,他本就是台灣未來小說的星際戰艦。那時《童話故事》還沒展開,但《西北雨》已鍊成,事實上他把台灣小說的可能性拉高了一個維度。但朱嘉漢何人也?那次對談驚動武林,許多年輕一輩…
文/朱耘廷;人物攝影/增田捺冶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莊子 共同體必然發生在布朗肖所謂的無用(désœuvrement)之中。無用指的是,在作品的這或那兒,那種離開作品的東西,那種不再同生產或完成打交道,而是遭受到中斷、破碎和懸擱的東西。――尚–呂克.儂西 讀者是被如此告知的…
文╱青木原 噢 一個美好的晴天 歡快得想給世上每一位孩子 送上一份可愛的禮物 躺在巨大的和暖的羊毛枕上 抱著愛貓輕輕隨便歌唱: 噢,對了,今天是假期天 ※ 本文摘自《別忘了,許願池也吃金幣》,立即前往試讀►►►
文/董秉哲 大抵就是一種分享的心情吧。許多出差旅外的機會,自己不時會在某些空檔裡想到禮物的事(並且那種在出發前早已羅列在代購清單之外的情緒);可能在南法小鎮一家小小甜品店、可能在北京一條年貨購物大街、可能在南非市郊酒莊甚至只是東京巷內一家手工羊羹坊…… 我喜歡那種因為眼前物事而記起特定對象的性格特質…
編譯/白之衡 儘管聖誕節早就過去,現在已經邁入 2016 年好幾天了,但是想到 2015 年聖誕節或跨年交換禮物時拿到的馬克杯、超怪圖騰的領帶,或者又一組準備囤積起來的蠟燭,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你可能還是很嘔。或許你也會很希望有這樣的一台機器吧! 2015 年的聖誕節前夕,一家德國類型小說出版商 …
文/賴儀婷 總覺得自己還不夠。 對於一條未知的音樂道路,究竟能走多遠,我的內心一直有無限的徬徨。在經營平台和樂器教學慢慢步入軌道以後,我開始想辦法要讓寫歌和教課以外的空閒時間,有事情可以做。 當時在救國團認識的大哥,寄給我「青年史懷哲計畫」的申請資料,那是一個鼓勵年輕人關懷弱勢、社會服務的招募計畫,…
過節,一定要送禮嗎? 母親節剛過,看見許多朋友為了要選什麼禮物、訂什麼餐廳感到苦惱!基本上,很多媽媽是什麼都不缺的;又或者,平常根本不在意媽媽喜歡什麼、又容易被廣告商品洗腦的人所選的禮物,根本不是媽媽想要的──根據統計,有七成以上的媽媽最不喜歡收到鍋具、廚房用品,但那卻是每年賣得最好的禮物之一! 《…
文/春光編輯室 古時候舉凡婚喪喜慶邀請賓客的聚會,除了自家殺豬宰羊,還得額外出錢僱用人手來一起完成這些儀式,一筆額外的金錢支出是必須的,因此受邀的人就以致贈禮金的方式,一方面表達自己的心意,一方面也替對方減輕一些負擔。某種程度上來說,含有互助互惠之意,而且習俗上,回禮的金額會比收禮金額多添一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