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媽媽讀不獨 博客來2022年度暢銷書放榜,前三名皆為心理學類的書籍。排行榜告訴了我們市民大眾對心理學的需求,或許在後疫情時代對這個需求更甚。 好友在2022年有一個非常難熬的坎,除了陪伴、聆聽外,我推薦了她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推薦她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那天,我靈機一動,思考到好友目…
別人不要的廢棄物,透過不同創意組合,就會變成兼具實用與美感的藝術品;別人歧視的膚色,移到不同文化當中,就會變成最美好性感的「honey brown」;沒錢上英文補習班,就把自己扔進一個充滿外文與故事的環境當中直接養成外語對話能力;為了生計到另一個國度邊當油漆工邊創作,就有可能成為藝術節的座上嘉賓,躋…
在當前社會,「政治正確毀了作品」這種說法滿地都是,「抱怨政治正確」已經成為一種流行。不管是影視還是ACG,不管你身為觀眾多沒洞見,只要找到作品裡頭的政治正確元素,就不怕沒話可評論。即便「作者已死」的美學主張蔚為主流,許多人還是認為若作者「動機不純」,試圖用作品「教育觀眾」,那作品就有問題。 會抱怨「…
文/愛麗絲 推理故事多以破解真相為結局,但在找出真相之後,還有哪些故事?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自 2003 年開辦,至今已邁入第二十屆。今年博識出版邀請歷屆首獎得主,撰寫當年得獎作品的續作,讓讀者一窺在結局後,是否還有意想不到的發展、耐人尋味的故事。 12 月 3 日週六下午,寵物先生、哲儀、陳浩基…
來了,來了,2022年的Readmoo讀墨年度暢銷榜和吃大人一起來啦! 2022年比想像中動盪,疫情起伏加上戰爭危機加上裴洛西訪台加上股市加上選舉,事情一直來一直來,心靈養生和漫畫輕小說當然不能少,年度百大中的小說佔比也穩在1/3,犯罪推理與華文都有亮眼成績! 不過,閱讀除了提供從現實中暫時脫離的休…
迪士尼動畫《冰雪奇緣》常被視為「女力」抬頭的代表作品之一,在這個故事當中,有主見、有能力,相互拯救的主要是女性角色,男性角色大致上處於協助地位,甚至有幾個典型的迪士尼樣版角色被顛覆了──當然,肯定會有男性觀眾認為這樣做對男性太不客氣,不過先想一想:為什麼我們會覺得男性拯救女性的情節比較合理,反過來就…
有人靠製作或參與綜藝節目過生活,有人把自己的生活變成綜藝節目,關於感情的聚散重組,尋常人生片段透過鏡頭好像就有了戲。 當然,寫成小說也不壞。而且這個嫌男友鑽戒太小的女性律師在得知前前前任男友的死訊時,還連帶牽扯出某些奇妙狀況──這個前前前任的遺囑裡給每一任女友都留了東西(?),而且雖然聽說這人是因為…
文/阿部謹也;譯/陳國維 一百三十名哈梅恩孩童失蹤於一二八四年,這個時間幾乎和德人東向移民拓殖行動及農民移居運動的全盛期同一時間,因此可想而知,歷來有很多研究者都著眼在兩者間的關係,並試圖以此解開「孩童失蹤」之謎。 這方面的嘗試首先於一九四三年由德國民俗學家馬汀.威勒(Martin Wähler)展…
紀錄整理/洪啟軒 講座開始,主講人譚光磊先跟讀者們說明選書緣由。國中時的他沉迷於英文電動,為了理解內容涵義,開始閱讀起英文小說,而家中書架上「世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瓦特希普高原》,反而成了他少數閱讀的中文小說。他補充道,這老牌出版社還在,只是現已非純文學出版品為主要面向。 關於《瓦特希普高原》,主…
文/重點就在括號裡 這幾年,應該是因為YTer老高影響,有個四字的中國網絡(反串先註明,我知道是網路啦只是寫到中國乾脆來個「網絡」)流行詞,好像越來越常在臺灣看到:細思極恐。 簡單來說,就是仔細想想,才覺得恐怖哦恐怖到了極點。 其實這四字還挺傳神的,看到這件事物的當下,你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很平常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