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 【閱讀偵探社】看歷史就會發現,2020沒有比較不可思議 發表於 29 12 月, 2020 By 犁客 文/犁客 「白天一直看稿,晚上回家就不大想再看同性質的書,結果最近最常看的是Netflix彩色修復的紀錄片《二戰大事記》;」張惠菁道,「我先前對戰爭史比較沒有特別興趣,現在看紀錄片,發現其實很有趣。人在哪些時候居然做出哪些決定,相當不可思議,就像二戰時希特勒決定攻打勒寧格勒,純粹只是因為要利用城市的名字打擊列寧,沒有實際的戰略考量,但居然沒人反對他。」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CIA那堆情報員都不知道自己的工作過程被卡斯楚拍成11集紀錄片 發表於 13 8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Frerk Meyer 文/麥爾坎.葛拉威爾;譯/吳國卿 一 雅斯皮拉賈最後一個職位是在昔日稱為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當時是1987年,蘇聯鐵幕倒塌之前兩年。雅斯皮拉賈經營一家稱為古巴科技(Cuba Tecnica)的顧問公司,它的營運按理應該與貿易有關。但實際上它不是,它是一家門面公司。雅斯皮拉賈是古巴情報總局的高階官員。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經由他的眼睛,我們抵達了無法抵抗宿命者的現場 發表於 24 12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蔡慶樺 幾十年來遊蕩在街頭的無家可歸者布洛克斯(Richard Brox)寫了一本書——《吾業遊民》(Kein Dach über dem Leben),自上市後便進入暢銷書排行榜前二十名。一位素人作家能在競爭激烈的德國出版市場取得這樣的成功,非常不容易。 故事要從一部紀錄片開始說起。 記者與主持人瓦爾拉夫(Günter 完整文章
專訪 「時間到了,一開始寫就要一氣呵成。」──專訪張亦絢 發表於 19 8 月, 2019 By 犁客 文/犁客 「我認為創作者要有點蠻不講理、自行其是;」張亦絢說,「要有這個決心,而創作和這個決心有關。」 張亦絢在巴黎拿到的學位是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大學唸的是歷史,發表過短片和紀錄片、劇本和散文,但最令人眼睛一亮的,可能是她的小說創作。 完整文章
專訪 「我不希望七、八十歲時還在想人生功課沒做完,我想要現在開始玩。」──專訪曾寶儀 發表於 25 6 月, 2019 By 犁客 文/犁客 「書真的很重。」曾寶儀說,「我有一陣子住在香港,因為香港書店不多,所以我帶了很多台灣的書過去,後來要搬家時,書多到我發現與其用寄的,不如多花兩張機票錢、找兩個朋友來幫我搬書,這樣還比較划算。」 完整文章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書房書桌對作家好像很重要,但鍾理和那個⋯⋯能叫「書房」嗎? 發表於 23 11 月, 2018 By 果子離 Photo Credit: Unsplash 世人對作家的刻板印象,除了熬夜、浪漫、具備戀愛體質、不善理財等等,另外便是作家擁有藏書萬卷的書房,一個寬大的書桌。 書房、書桌,何者重要?依據日本學者西山昭彥的論點,書桌比書房更重要。他在《勉強桌,造就千萬年收》一書中說:「嚴格說來,客廳與書房本來就該有所區分,不過,就算是單一房間,只要擺上一張專用書桌,這裡就是書房,一個得以不受他人與其他事物干擾的空間。」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讀寫中文的日本人談日本才能更全面了解日本 發表於 26 10 月, 2018 By 犁客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犁客 前幾天的普悠瑪號出軌意外,讓許多人想起多年前的「JR福知山縣出軌事故」。 2005年4月25日上午,JR西日本福知山線的一列快速電車,在經過一個彎道時脫離鐵軌、有部分車廂甚至撞到鄰近公寓大樓的停車場外部結構;這場意外造成107人死亡,562人受傷──年僅23歲的電車司機,也是死者之一。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成為一位真正的「翻滾男人」本來就不容易 發表於 23 8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pixabay 文╱林育賢(喵導) 成為一位真正的「翻滾男人」本來就不容易,如何面對失敗,才有成功的一天……。 最近的朋友圈經常聽到的話是:「很久沒有一件事可以讓大家凝聚共識了!」剛聽到這樣的說法時會心一笑,相信這是生活在台灣你我的共同感受吧!但這次我們不談政治,來聊聊有小奧運會之稱的「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簡稱「世大運」)。 完整文章
排行榜 【讀墨暢銷榜:這本是熱門話題!】Vol. 06:自以為知道越多,對世界的認識反倒越離譜⋯⋯ 發表於 17 8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公視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像是加了奇幻或科幻元素的劇情片,吳曉樂的文字原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則是更加貼近現實的教學現場觀察紀錄片。同樣的題材在不同創作者手上會變成樣貌不同的作品,而好作品都會讓人從中透視現實。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