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特妮.凱瑟;譯/楊理然、盧靜 當我回到倫敦時,兩個組別的資料建模結果已經出來了。至少初步看起來,這些資料非常有用。 大衛發現,「脫歐群體」由四個子群體組成。我們的訊息傳播團隊幫這四個子群體取了綽號:「熱情運動分子」(Eager Activists)、「年輕改革者」(Young Reformer…
文/布特妮.凱瑟;譯/楊理然、盧靜 「這裡不是美國。」另一個人說。 是的,我知道這裡跟美國不一樣。在美國,使用者很多時候是自動被分享個人資料,法律允許公司或機構蒐集用途不受限制的使用者資料。和法國和英國相比,美國的個資保護措施比較少。 但他那句話的隱含意思很明顯:我們沒有歐洲人所背負的包袱。法國人、…
有許多優秀的創作者,總能利用作品所屬的媒介來進一步強化故事主題及氛圍。舉例來說,像是《夜行動物》的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便是相當優秀的例子,充分發揮出了小說與電影的各自優點。這種情況在遊戲的世界裡,自然同樣如此。 當然,有許多大受歡迎的遊戲確實以遊玩性為主,製作人可能會將故事的重要性降至最低程度,又或…
文/海特.麥當納 據說,在英國公投結果宣布脫歐後的幾小時內,英國人上Google 搜尋的熱門關鍵詞中,名列前茅的其中之一就是:「什麼是歐盟?」雖然這個新聞很快就招來不少冷嘲熱諷,但這個問題實際上可不傻。歐盟是一個極端複雜的龐大社會建構,的確可以用各式各樣的說法來描述。而這也是英國脫歐爭論如此激烈的其…
編譯/暮琳 2017年布克獎(Booker Prize)長書單出爐!許多去年被各媒體評點的年度好書入榜,也有許多今年的新書,老將與新秀同臺,「脫歐」之後的時代背景也開始被納入作品,歷史與時事並陳。歷年能夠入圍布克獎長書單者皆非等閒作品,今年的長書單書目排開,更是讓人覺得萬分精采啊! 《4 3 2 1…
文/吃大 犢力回顧來到第四屆,又是Readmoo小編們再度不顧情面、兵戎相見的時節。從2013年起,犢力回顧就跳脫一般以書類分項的選書架構,聚焦於年度重要的議題及趨勢。然而每一年我們都不停自問,犢力回顧有無更適合的呈現方式?以議題為核心的選書是否有所偏廢?有些獎項已持續四屆,是否流於形式,又該如何保…
編譯/白之衡 post-truth(後真相),形容詞 意指比起以客觀事實來形塑意見,公眾更傾向於訴諸情緒或個人信仰的情況。 對歐美政治新聞稍有敏感度的人,可能會注意到「post-truth」這個字彙今年出現的比例特別高。事實上,根據牛津辭典(Oxford Dictionaries)編輯部門的統計,這…
文/犁客 這回美國大選,兩位候選人對移民的看法大不相同,川普甚至以侮辱字眼形容墨西哥移民,並主張將他們全數遣返;近年來因戰亂逃離家園、輾轉橫越歐洲的難民,也沒有受到什麼溫暖善待,主張接納難民的德國總理梅克爾,還因此聲望下跌。 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由脫歐派險勝,造成國政局急遽動蕩,不但主張留歐的政治人物…
編譯/黃彥霖 「我從沒有像現在這麼想要擁有魔法過。」6月24日,英國公布脫歐公投結果,在得知 48.1% 的留歐陣營以不到 3% 的差距敗給脫歐派之後,J.K.羅琳(J.K. Rowling)忍不住在推特上沮喪地說。 I don't think I've ever wanted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