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瀅如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一件物品如何來到我們手邊,受到珍視,抑或傳承甚至丟棄的過程,如英國陶藝家艾德蒙.德瓦爾所言,「我之所以在乎,是因為我的工作就是製作物品。對我來說,物品如何被對待、使用和傳遞,不只是稍微有趣一點的問題。它是我的問題(⋯⋯)可能隱退到個人講述故事的領域,以感…
文/陶德.羅斯;譯/劉維人 你是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富有貴族,衣服就像肖像畫裡那樣有著華麗的蕾絲領口。某天晚上,你坐在城堡餐廳的熊熊爐火前,享受奢華的晚餐:有剛出爐的麵包、野豬肉佐香梅醬,以及一整瓶的深紅色葡萄酒。光可鑑人的錫盤上擺著從沒見過的水果,是你的朋友埃爾南・科爾特斯(Hernán Cortés…
文/周惠民 南歐地區最早有關餐叉的紀錄,應當存在於十一世紀的威尼斯宮廷。當時威尼斯總督奧賽羅二世(Dogen Orseolo II, 961–1009)命其子迎娶拜占庭公主,這位公主將許多拜占庭的宮廷文化如使用叉子、定期沐浴等習慣帶到威尼斯,引起極大的騷動。公主進餐時均使用餐叉,造成許多貴族的疑慮,…
文/犁客 歷史上多的是跨階級的戀愛故事,不同時代有不同版本,不過本質上相當類似,封建時代講的跨階級大概就是貴族與平民,民主時代的跨階級大概就是政商名流與⋯⋯嗯,平民。當然有的故事裡,平民看起來該是貧民,不過因為貧窮所以活得很辛苦和因為貧窮所以幾乎活不下去其實並不相同,要發展戀愛情節,角色們好歹還是得…
文/瑪莉安.泰本;譯/杜蘊慈 富人餐桌上常見的是完整的全魚,生蠔與扇貝則是貧民的食物,並且在水邊撿拾貝類代表著貧窮。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飲食指導,仰賴的是膳食學與某些食品的象徵意義。人們普遍認為,與貧民、農村居民及勞動階級比起來,城市居民、知識分子、富人的消化系統細緻得多。比如某些種類的穀物對…
文/逸雲 黃文聰先生的《孔子的真面目》一書帶領我們從《論語》和《論語》之外的史料文獻去深入認識孔子的真面目,進而評論儒家的價值體系和中心思想,讓我們反思他的歷史定位和思想價值。 作者提到他不是以現代的價值觀去批判古代的孔子,而是試圖以其他的史料配合論語來釐清孔子的原貌,可是雖然佐證論述嚴謹,但作者對…
文/香月美夜 在貴族院修完一年級的課程,剛返回艾倫菲斯特,韋菲利特隨即面臨了足以左右命運的重要抉擇。 此刻在領主辦公室裡的,只有齊爾維斯特、韋菲利特,還有騎士團長卡斯泰德共三人。韋菲利特很少在屏除了雙方近侍的情況下與父親交談。他感到十分緊張,再加上齊爾維斯特說出口的內容,居然是詢問他有無意願與義妹羅…
文/溫暮 《上流社會》開篇便藉里奇蒙公爵所舉辦的盛大宴會點出:「從參與宴會賓客的姓氏,彷彿就能讀出一部活生生的英國史。」 作者朱利安.費羅斯是知名影集《唐頓莊園》的編劇,同時也是英國上議院的議員,根據英國的政府體制,上議院議員為舉薦,而非選舉產生,且擔任議員者多為貴族後裔、顯赫家世者或是高階神職人員…
文/荷莉.塔克;譯/陳榮彬、廖崇佑、楊文斌、江威毅 十七世紀末的巴黎是一個充滿感官刺激、令人緊張兮兮的地方。狹窄的街道上,四處的高牆之間都迴盪著擾攘的尖叫聲,許多巴黎人都大聲抱怨著都市生活的種種危害:憤怒的鄰居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扒手搶了包包就逃走,樓上民宅動不動就把夜壺的屎尿倒在人行道上。馬車司機…
文/王薀老師 孔子的一生為了宣揚自己的理念,過得也頗不平靜,他的父親叔梁紇的元配一連生了九個女兒,心中極為渴望能生個兒子,後來便娶了一個妾,好不容易生了一個兒子,但沒想到卻是個瘸子。我們先姑且不論孔子的生母是如何與叔梁紇生下了他,只知道父母的年紀相差極大,當時母親只有十八歲左右,而父親已經是耄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