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他把小牛的血輸進人體,然後旋即被控謀殺⋯⋯ 發表於 23 11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exels 文/荷莉.塔克;譯/陳榮彬 時間:一六六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地點:巴黎 完整文章
專訪 從醫學專業到政治顛覆者──專訪「阿姨」劉仲敬 發表於 24 3 月, 2020 By 犁客 Photo Credit: Library of Congress 筆答/劉仲敬;整理/富察、犁客 人稱「阿姨」、據說一天可以讀一百二十萬字、博覽群書、以一己之力顛覆中國教育體系、對世局判斷近乎預言的劉仲敬,本來唸的是醫學,還曾經從事過法醫工作。劉仲敬提出的歷史觀點令人耳目一新,「阿姨學」成為討論焦點,在劉仲敬的作品發行繁體中文電子書的同時,我們為大家訪問了「阿姨」。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如今習以為常的洗手觀念,醫療史上曾長期被當空氣 發表於 5 2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蘇上豪 每年到了流行性感冒和腸病毒傳染的高峰時,政府就會大力宣傳「洗手」的重要性,而且還會提出一些生動活潑的口號,例如「溼、搓、沖、捧、擦」或是「內、外、夾、弓、大、立、腕」等,來教導民眾正確的洗手方法,甚至還請歌手黃韻玲小姐創作〈天天洗手〉歌,目的就是要告知民眾,用洗手來降低傳染病的流行。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鳳梨可溶解飛蚊症!?──「國際科學期刊」的騙局 發表於 24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exels 文/林慶順 2019年5月27號,讀者Andy寄來《健康雲》的文章,標題是「影/飛蚊症超煩!台研究:吃鳳梨可溶解黑點點,登美國科學期刊」,文章的第一段是: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食物中的農藥、環境賀爾蒙、汞殘留,該怎麼吃才能遠離毒害呢? 發表於 9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陳保中;採訪撰文/邱宜君 人家說童年記憶的餐桌是媽媽的味道,對我的孩子來說,是爸爸的味道,他們從小都吃我煮的菜。我甘願做家庭煮夫,是想培養孩子喜歡吃健康單純的食物,做為留給他們一輩子的禮物。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郭台銘吃宗教自助餐 發表於 22 4 月, 2019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Unsplash 郭台銘說,媽祖要他出來選總統。要是你考大學,跟面試官說是媽祖要你來報的,你連哲學系都上不了。 當然,民主社會裡決定總統人選的不是會因為考進來的學生程度太低而受苦的大學教授,而是一般人民。根據性格不好的哲學家布倫南(Jason Brennan)的看法,這些人在多半時候連自己投的票的內容都搞不清楚。 媽祖跟金錢的共通點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一旦得病,「就是連被紙割到,也算是急症」 發表於 2 10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辛達塔.穆克吉;譯/莊安祺 重症須下猛藥,否則無解。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哈姆雷特》(Hamlet) 癌症始於人,也終於人。在科學的抽象觀念中,有時很容易忘記這基本的事實……醫師治病,但也治人,這個專業的先決條件有時會同時把醫師拉往兩個不同的方向。 ──瓊.古德菲爾德(June Goodfield),英國科學家、作家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為什麼我們不選擇一些比較溫和的詞彙,而要使用比較刺耳的那個字彙,瘋癲呢? 發表於 21 8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史考爾(Andrew Scull)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科學素養」並不是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而是⋯⋯? 發表於 23 10 月, 2017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Unsplash 人有義務要學科學嗎?這樣問好像有點奇怪,因為在現代,要叫人學科學,我們似乎不需要動用到義務:醫學、理工和生物科技如此熱門,顯示了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市場優勢。然而即便如此,台灣似乎也沒有成為科學精神瀰漫的社會,我們在臉書和line上分享經過媒體扭曲和誇大的「英國研究」,在各種攸關生活品質甚至生死的議題諸如美容、食品、保健,我們則往往面臨偽科學的威脅。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