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思書軒】所有動物都中二!《動物們的青春》

當我還是個小正太的時候,最困惑的事之一,除了大人為什麼可以自信滿滿自己永遠是對的,還有他們為啥都無法理解小阿宅的行為和想法?歐巴桑和歐吉桑不也當過小正太、小蘿莉嗎?怎麼都把自己青少年時的種種都忘光了,彷彿所有大人小時候都沒犯過傻?那真是個整個世界與我們為敵的青澀歲月。 等到自己長大成大人了,才發現怎…

【經典也青春】當時什麼都會傷我的眼睛,不管光還是黑暗 ——陳瀅如談卡門.拉弗雷特的《Nada什麼都沒有》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佛朗哥獨裁執政期間,人們的生活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父母雙亡的少女安雷蕾雅從偏郷來到巴塞隆納投靠外祖母家。 然而迎接她的不僅僅不是兒時留下溫馨回憶的舒適居所,反而是共處破敗髒亂家中的每個成員都懷抱著各自的傷痛度日,而且看似以互揭彼此傷疤為宣洩出口,每天上演…

全世界要妳當好母親,他的孩子只把妳當成第三者

文/溫絲黛.馬汀;譯/許恬寧 我的姻緣天註定,註定會失敗。事情是這樣的,我選了一個帶著孩子的男人。專家預估全美一半以上的成年女性,一生之中將有某段時期嫁給這樣的伴侶,但這樣的組合高達七成將以失敗收場。[1] 從各種數據來看,在說出「我願意」的那一天,最好也順便挑好離婚律師。此外,最重要的離婚預測指標…

【一週E書】冷調疏離最適合形容安靜哀傷的溫柔。反之亦然。

文/犁客 有個孤獨的女高中生。 很多人在青春期會感到孤獨,只是他/她們面對的方式不同。有的人會因此嘗試培養興趣嗜好,有些人會相當熱衷團體活動,有的人選擇追隨意見領袖──這幾種模式常會混在一起,而無法融入這些模式的人,則可能成為這些模式進行流程當中的必要消耗品。例如,一個「其他人形成團體後跟著意見領袖…

小心那些不經意的遺忘,不要把變老當作成長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多年前讀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牠》(it)時,俺整夜沒睡、一口氣讀完。 說起來《牠》並不是個複雜的故事。主角群是幾個住在小鎮上的七個孩子,發現小鎮地底潛藏著一個怪物,每隔二十七年會捕食鎮上孩童;主角群合力抵抗了怪物,並且發誓:倘…

很多時候,身為家庭這組有機體的一分子,你無從選擇自己的位置

文/崔舜華 那是我看過少數母親年輕時的風景。 照片裡,母親穿著海藍色牛仔喇叭褲,搭一件鵝黃色無袖雪紡短襯衫,站在不知名的草原上。風把寬大的褲口吹得一掀一掀,年輕的母親一頭黝黑長髮,隨風飄散,幾縷髮絲斜飛,微微沾附著鼻梁上一副厚厚金邊眼鏡。 「大學的時候,我體重才只有五十七公斤哪。」母親指著照片,驕傲…

《行為》與惡的距離,「沒有自由意志」的惡就不用懲罰?

文/謝伯讓 關於自由意志的討論很多。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有許多論證、現象以及實驗結果,似乎都支持「人沒有自由意志」。 (見參考文章1,2,3,4) 今天要和大家討論的,不是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而是要直接假設「人沒有自由意志」,然後探討可能會產生的後續問題。而這其中最容易想到的一個問題就是: 如果沒有…

消失在宇宙盡頭的雙胞胎兄弟

文/陳夏民 每年有一兩次在深夜行走時,會想起那個消失在宇宙盡頭的雙胞胎兄弟,想問他如今安好否。 不,我並沒有雙胞胎兄弟,也不像某些恐怖片中飾演的,身體內藏著原是雙胞胎兄弟的胚胎(還是真的有,只是我不知道?),對方對順利來到人世的我抱持著夾雜著嫉妒的殺意。 二十三歲時,矮小的我曾經胖到八十多公斤,最後…

小丑魚表示:誤會大了!沒有《海底總動員》這回事啊

文/瑪樂.哈德特 從前有個國王和王后,統治了一個和平的王國。這裡的和平來自階級,而階級是經由強烈恫嚇來鞏固的。沒有人膽敢起而挑戰君王。所有人都知道,美麗而且比國王高出三十公分的王后,才是真正的統治者,這不是祕密。甚至謠傳她會欺負國王,就像他欺負群臣般。 然後,有一天晚上,王后去世了。很快,一股奇妙的…

【經典也青春】我只是想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為什麼這麼鞎難 ——莊慧秋談赫曼・赫塞名著《徬徨少年時》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掩上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我陷入長長的沉思,腦中浮現赫曼·赫塞在《徬徨少年時》裡,如本文標題這句曾在年少到三十多歲,猶會在心中冒出的話語。 我是在國中時讀的這本書,當時如此震撼,因找到靈魂歸依而戰慄,因得到安慰而哭泣。 我知道我有該隱的記號。那意味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