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看來像張日常快照,讀進去了發現當中疊合萬千世界

文/犁客 有種迷思叫「長篇小說」。 這種迷思如果出現在出版業工作者、文化產業工作者,或者創作者身上,大抵是「創作者至少該寫一本長篇小說才能算是『小說家』」、「長篇才能當成小說家的代表作」之類想法,如果出現在讀者身上,有時會是「長篇小說比較難寫所以寫得出來比較厲害」之類想法。不過既然說是「迷思」,表示…

想為國家做些事情,你需先將自己「鑄造成器」!

口述/林毓生;整理/嚴搏非 2016年是魯迅逝世80周年,吳琦幸兄徵得林毓生先生的同意,欲將林先生著述中關於魯迅的章節和另兩篇有關魯迅的專論合成一冊,以《林毓生論魯迅》單獨出版。 林先生在討論中國現代思想的危機時,認為魯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代表了中國思想在現代環境中最深刻矛盾的人物,但由於在林先生的…

【讀者舉手】為什麼沒有好點子?因為你不懂偷!《點子都是偷來的》

文/玄成 你是否正在憂愁自己的藝術生涯無法創造出一個優秀的「原創」作品?是否擔心這個點子可能被寫過了?是否做在電腦前卻無從下筆? 如果是,那麼你讀《點子都是偷來的》! 沒有「原創」 先震撼你的認知,你知道民初文學先鋒魯迅的《狂人日記》其實偷了三部小說的創意嗎?光是篇幅短小的《狂人日記》就偷了德國哲學…

蝦餃,必須包上十二道褶,才算成了!這是師父給你上的第一課

文/葛亮 那年代,點心部分「大按」和「小按」兩類。大按主要做月餅、龍鳳餅、核桃酥、皮蛋酥等禮餅,每到年節,便是展身手的好時候。大按的主管,便叫做「大按板」。而小按則做蝦餃、燒賣、叉燒包、糯米雞等日常的包點。 大按是一間茶樓的門面,在人心中是堂皇些的。五舉聽到自己的去處,心裡一絲涼,知道自己可能與月餅…

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我只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

文/亞然 二○一九年,這個時候,在香港經歷著這場看起來、就像沒完沒了的抗爭運動。我想,在此刻的世界上,大概只有那些本來居住在亞馬遜雨林裡、大大小小的動物,會完全明白香港人的感受。雨林的大火,燒去大片的林木,就如同運動的烽火,燒遍城市的每個角落。 說實話,誰想像過一個家園、一個城市,會如此瞬間土崩瓦解…

畢飛宇:如果人從尊嚴旁邊繞過去,那定是條不歸路

文/畢飛宇 我出生於六十年代的蘇北鄉村,在六十年代的中國鄉村,存在著大量的殘疾人。 我注意過知青作家的作品,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的名字很有特點,經常出現二拐子、三瞎子、四呆子、五啞巴、六癱子這樣的人物。這不是知青作家的刻意編造,在我的生活中,我就認識許多的三瞎子和五啞巴。 我對殘疾人一直害怕,祖上的…

卡繆毫無疑問站在革命者這邊,要我們直視「正義之難」

文/朱宥勳 「這是寫《異鄉人》的卡繆?真的假的?」 我讀卡繆《正義者》的過程裡,腦中不斷閃現這句話。說來慚愧,我和大多數台灣的文學讀者一樣,一向習慣文學的「三大文類」是小說、散文、詩,而對西方文學極為重視的「劇本」這一文類極為陌生。因此,即使卡繆在台灣已經是耳熟能詳的作家,我也只讀過他的小說,而不及…

心愛的寵物鼠遭遇不測,魯迅決定終生與貓為敵

文/江仲淵 最近幾年社會興起養寵物的風氣,稍微有些多餘時間和精力的人們,都想盡早找隻毛孩陪伴,我周邊的朋友也開始養貓,而且非常痴迷,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是生而為人最基本的共同本性。早在民國時期,文人圈就已經流行養貓了,史料有記載的包括季羨林、林徽因、黃永玉等。 做為寵物,貓咪有一種天然的親…

邊緣有孤寂的自由,《黃金時代》肯定了蕭紅這個願望

文/鄧小樺 電影是書的剩餘,只是它有著比較膨脹的形式。我喜歡許鞍華拍蕭紅的電影《黃金時代》,但在港公映期間我不能與會,票房據說不甚佳(大陸亦然),兼遇雨傘革命無人進戲院,時也命也。挾金馬獎及後來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大勝而回,臺灣公映時迴響看來不錯,蕭紅作品出版亦有聲勢,顯見關於文學及其衍生物,時間是必要…

不和別人比音量,魯迅的吶喊是一針見血的冷靜

文/畢飛宇 〈故鄉〉來自短篇小說集《吶喊》。關於短篇小說集,我有話說。許多讀者喜歡讀單篇的短篇,卻不喜歡讀短篇小說集,這個習慣就不太好。其實,短篇小說是要放在短篇小說集裡頭去閱讀的。一個小說家的短篇小說到底怎麼樣,有時候,單篇看不出來,有一本集子就一覽無餘了。舉一個例子,有些短篇小說非常好,可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