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田編輯部採訪整理 問:《最親愛的孩子》是以高中女生為主角的故事,與您以往描寫的角色年齡層很不同。請問為什麼會選定這樣的主題? 答:最大的原因在於,我對自己少女時期的痛苦和無助記憶猶新。我認為書寫折磨著少女的社會結構和家庭關係這類題材,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意義。此外,我已經是當今高中女生的父母輩一…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我從13歲讀存在主義的作品,至30歲時看了貝托魯奇的電影《遮蔽的天空》,更加為生活與生命的前路投下沉重暗影。之後,大概影響了我至少十年之久吧。現在想來,當然覺得不是好事。 (彼時,我並不知改編為電影的小說原著,被譽為存在主義代表作) 雖然如此,2009年…
文/傅元罄 人,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不同人、不同學科會給出非常多的描述與答案。如果要把這些答案都收集起來,可能必須建造一間地球也乘載不下的圖書館。但是,這好像不只是一個抽象的、與日常生活無關的問題;而是一個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的問題。因為我們對「人是什麼/我是什麼」有什麼樣的回答,也幾乎決定了我們怎麼…
文/朱家安 電影《駭客任務》之所以引人入勝,其中一部分來自於它的聳動設定:人類自以為生活其中的世界其實不存在,實際的處境是在一柱柱黑色巨塔中,密密麻麻的培養槽裡。統治地球的機器將調整精密的神經訊號灌入大腦,讓我們以為自己生活在正常的世界。 除了夾鼻墨鏡很帥之外,若要說《駭客任務》給了我們什麼啟示,應…
文/緩慢閱讀筆記原載於【分享書】,經作者同意轉載 「我們倆終究會明白,他比任何時候的我都更像我自己,因為多年前在床上,他成為我、我成為他之後,在每條人生的岔路完成任務許久之後,他是、也將永遠是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我的父親、我的兒子、我的丈夫、我的戀人和我自己。在那年夏天巧遇的幾週,我們的人生幾乎未受…
文/宋尚緯 好人 二○一七年十月五日 0. 「我想成為一個好人。」 他這樣告訴我 像是自己從未 好好當過一個人 1. 我只是不明白 此時所落下的雨 和彼時所落的雨 是同樣的雨嗎 我只是 想停止這場雨 彷彿這樣 就能停止 我不停落下的哀傷 2. 你告訴我 要比風更快 要比林中的陰影更快 走在恐懼的前面…
在上篇裡,我們從電影中消失的動物和沒有被提及的摩瑟教出發,分析菲利普.狄克原作小說裡,這些事物本身的存在意義。在下篇裡,讓我們來看看雷利・史考特《銀翼殺手》和丹尼・維勒納夫執導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裡,那些延續與延伸的電影主題,那些關於存在、選擇、記憶與真實和自我實踐的故事。 離開,是擺脫困境的…
文/林奕含 很多人看完這個書都會說這是一個關於「女孩子被誘姦或是被強暴」的故事,然而,當然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書不是很正當的,但硬要我去改變這句話的話,我會把它改成這是一個關於「女孩子愛上了誘姦犯」的故事,它裡面是有一個愛字的,可以說,思琪她注定會終將走向毀滅且不可回頭,正是因為她心中充滿了柔情,她有…
哲學家花費許多時間企圖找出各種概念的定義。如果你有注意到的話,那些典型的哲學問題,都是關於抽象概念的定義: 什麼是「正義」? 什麼是「心靈」? 什麼是「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格式的問題,若把主角換成具體的東西,就會看起來好像比較好回答,但其實不然。例如: 什麼是「蜥蜴」? 如果你的五歲小孩這個…
文/莊瑞琳(本書作者) 當代的字得到許多不同語言的聲音,卻沒有太多顏色,因為我們急於說出,卻沒有用沉默等待想像。當代的字在現代的速度中散落一地,撿起時串在嘴裡、落在螢幕、劃在紙張上的,是一次次散佚。於是,在當代執意尋字的人,注定要永恆處在散落與失落當中。這種失落的線,我們因為它的漫長叫歷史。 語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