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斷裂」的虛構與現實:談梨木香步的《海幻》

文/李拓梓 梨木香步的作品《海幻》是本好看的小說,打開拜讀就會一直想讀下去。中間雖然會經歷一些起伏,尤其看到海幻出現和洞窟探險一段時,有種怎麼戛然而止的莫名感。但當梨木香步筆鋒一轉,直接以五十年後的斷裂章節,將故事帶入新篇章時,那種「斷裂」反而被凸顯為這本小說的重要基構。 《海幻》說的,是戰前的昭和…

「日本根本不需要迪士尼樂園,因為早就已經有一間名為東京的樂園。」

文/伊恩.布魯瑪;譯/白舜羽、鄭明宜 一九七五年秋天初見東京時,最讓我驚訝的是這裡像極了天井棧敷的劇場布景。我以為寺山的作品無非是詩人躁動心靈中,極盡誇大的超現實幻想。當然,我沒有遇上穿著十九世紀法國服裝的腹語術師,以及一身皮衣鞭笞他的性愉虐女王。但城市風景本身仍保有一種戲劇感,甚至可以說是魔幻感。…

【一週E書】說好的綁架案一直在那裡

文/犁客 倘若你事先知道《64》的相關資訊,或者你對它先前的中譯書名《64:史上最凶惡綁架撕票事件》有印象,那麼在翻開書、讀個幾頁之後,肯定會覺得很疑惑。 《64》是橫山秀夫的作品,大多數的簡介都會告訴你:「64」是書中警方用來稱呼一樁案件的代號,這樁案件發生在1989年,也就是昭和64年;1989…

好好為自己料理一頓飯,是幸福的療癒──楊索談《府城的美味時光》、《廚房記》

文、攝影/陳心怡 暮春時,閱樂書店邀請文史學者嚴婉玲與作家楊索一起從昭和女性的角度來談家庭的溫度起始──廚房。廚房對每個家庭與成員都有不同的意義,作家楊索一直想逃離食物,但閱讀昭和時期台南的辛永清與日本的幸田文兩位女性對廚房的早年記憶時,又有很不一樣的感受。 食的夢魘 「苦海女神龍」楊索用十多年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