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同時喜歡科幻與恐怖小說的讀者,那麼在日本文學圈中,你最不容錯過的一名作家,肯定就非小林泰三莫屬了。 1995年,小林泰三以處女作〈玩具修理者〉,成功拿下由角川書店舉辦的第二屆日本恐怖小說大獎的最佳短篇獎,就這麼開啟了他的作家之路,並於隔年推出首本作品,也就是收錄了這則得獎短篇,以及他另行撰寫…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久仰海萊因大名的我,多虧了吾友臥斧推了一把,受邀來上節目特別開了這本書單,讓我終於讀到《夏之門》。我必須說,以往讀科幻小說多少感到辛苦(例如拯救地球到外星出征的星際戰爭、被一堆理論震懾的磚頭書、有著嚴肅主題的反烏托邦政治寓言、或跳接得暈頭轉向的電腦叛客作…
編譯/愛麗絲 美國科幻小說家威廉・吉布森從七零年代末開始,便以文化中各式蛛絲馬跡,描繪對未來的想像,且在許多方面是正確的,特別是對網際網路的想像、以及它如何滲透到社會的最低階層。 《神經喚術士》精準預言,建構「賽博空間」 在《神經喚術士》中,吉布森建構了「賽博空間」(Cyberpunk)的概念,意指…
文/臥斧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我們都是時間旅人》的原文書名叫《Time Travel: A History》,有點機巧:不管副書名的話,這個英文直譯是《時間旅行》,不過內容講的不只有「時間旅行」這回事,還包括許多與「時間旅行」相關的小說或影視作品、「時間」在科學、文學及哲學當中的…
文/犁客 某些作者讀的書數量又多、涉獵的範圍又廣,加上記性又好,講一件事可以跳躍牽扯出其他八百多件事,最後居然還能讓人目瞪口呆地把話題繞回來。 不過這種知識儲量很大的作者,寫作的筆調不見得都一板一眼。他們之中有的敘述語氣相當溫厚,有的簡直像詩,有的讀起來是很理所當然的學者調調,有的根本就是酸民。 嗯…
文/紀昭君 朱恆昱(Wesley Chu)《斷裂2097》(Time Salvager)實乃「時間旅行」與「未來科幻」領域的台灣之光,此作甫出即於科幻文學界一鳴驚人,榮獲世界科幻大會John W. Campbell最佳科幻新人獎,出版前僅憑藉故事大綱,就讓派拉蒙電影公司迫不及待重金簽下電影版權,這樣…
文/史蒂芬.霍金;譯/Desiree520 大家好,我是史蒂芬.霍金,我是一個物理學家、宇宙論者,也是一個夢想家。儘管我無法行走,只能透過電腦溝通,但我的內心是自由的,自由地探索整個宇宙,提出大膽的問題,例如:時間旅行可能嗎?我們能夠打開通向過去的入口,或發現通向未來的捷徑嗎?我們最終能夠利用自然法…
編譯/黃彥霖 愛因斯坦說:「時間是相對的。」 移動的速度越快,經歷的時間就相對緩慢。當一個人的速度接近光速時,他的時間會慢到彷彿靜止一樣,而當他超越光速,他的時間就會開始往後倒退。 那麼,翻開一本書或進入一篇故事時,移動的速度有多快? 在故事的帶領下,我們可以隨意回到百年前一個凜冽的冬日清晨,或是瞬…
文/摩爾(Patrick Moore)、諾斯(Chris North) 譯/鍾沛君 你們覺得我們有沒有可能前往另外一個星系呢? 我(摩爾)不會說這不可能,因為沒有什麼事是真的不可能的。不過我會說,如果我們採用目前可以想像的推進式方法,那就永遠做不到這件事。我們一定要有某種基本上的突破才行,而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