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包裝得美美的比較好?還是脫光了直接來比較好?有趣的封面設計測試實驗!

編譯/Jasmine 如果今天在書店看到某本書的封面是金城武或是陳綺貞,你會不會很想把它拿起來看? 一本書的封面是否會影響閱讀的意願?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英文裡有句諺語「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意指我們要評斷一件事或某個人之前,不要單憑外表就下定…

所有的記錄、嘗試與對話,都是為了找到最真實的「台」──專訪黃子欽與《設計嘴泡・新台客》

文/何宛芳 「這個大概就是我的起點,」採訪才一開始,黃子欽就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檔案夾,厚重的一大本,看得出有些年歲,但整理得十分清爽。 黃子欽邊翻邊回憶,那時候還在台南念高中,因為編校刊需要圖片,就用影印的方式做了拼貼:老家附近的魚塭、交錯出現的房舍與路燈灑下的街道,這些景物、線條,就是最初的創作源頭…

用大數據讀懂妳不敢言明的扭捏,琴研立志成為下一個E L詹姆絲

文/張容兒 「我覺得我做的是服務業,我是個服務者。讀者需要什麼,我就寫什麼給他們。」 未滿 30 歲,卻已經出版 28 本電子書、擁有大批讀者的情慾言情小說家琴研,笑意還帶著點青澀,但對自己的寫作定位絲毫沒有任何遮掩或遲疑:「我以前也想作 superstar,有很多粉絲,但現在我不想了,我只想作su…

利用群眾外包,為經典作品換新裝!

編譯/黃彥霖 一本書如果要獲得讀者青睞,除了內容要吸引人之外,設計封面往往也是相當程度影響了讀者對書的第一印象,即使是已經取得了經典地位的作品,也一樣無法擺脫讀者「以貌取人」的命運。而一項群眾外包為核心的「經典再造」計畫,就是希望為這些經過時光淬鍊的經典書找回現代的樣貌,目前該計畫已經交出設計成果,…

【現場影音】平面設計師黃子欽、小子的書裝幀意見

在台灣,當你走進去書店時隨便抽一本書起來,大部份都不會失望。愛書人除了文字內容,你可能也不知不覺中,被「看不見」的設計思惟而投入閱讀。 「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也許是這兩個領域不同的出發點,都有其用處和需要;兩位設計師提出「時間」觀點,由逗點文創結社社長陳夏民主持,一起探討他們在設計上的思考。 …

別再抱怨經典太沈重 企鵝80週年慶,推80本、80便士「小黑經典」!

編譯/陳慧敏 企鵝出版集團(Penguin Group)緊抓住 80 週年慶的時機,推出「小黑經典」(Little Black Classics)叢書,精選 80 本經典文學,內容濃縮為 64 頁,採用黑底白字的三段式經典封面,每本定價 80 便士(約合 1.25 美元、新台幣 38 元),既擦亮企…

【犢講座29】從書封開始,打動你閱讀的胃口──黃子欽和小子談書封的設計美學

主持/陳夏民;文/李雪如 走進書店裡,平台上的新書無不透過封面積極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有些甚至從內頁編排到整體裝幀都教人愛不釋手,在這些吸引人的設計背後,設計師究竟如何發想?他們又想傳遞什麼訊息?2月的台北國際書展中,【犢講座29:書封的設計美學──從平面到數位】,邀請到黃子欽和小子這兩位知名設計師,…

寫在 2015 台北國際書展前

文/龐文真(Readmoo電子書執行長) 有記者問我,Readmoo 為何要參加台北國際書展? 此問題一出,我楞了一下。腦袋裡千迴百轉。這記者這麼了解狀況,知道紙書平台商,如博客來、讀冊,都不參加書展嗎?還是? 看似莫名的問題,但 Readmoo 不是沒有答案。每一年,我們心內都設定了不同目標。第一…

電子書/數位閱讀七問

文/龐文真 兩個禮拜前,PChome 創辦人暨董事長詹宏志有個「行動商務七問——我的困惑與想像」演講報導,看著文章時,我心有戚戚地想著,把文內行動商務換成電子書/數位閱讀,不也是我的處境?哈,原來纏繞詹先生的困惑和想像,也和我差不多。那麼,我可以安心一點,不用那麼焦慮了。 以下,就仿以他的演講內容大…

不是人挑書,而是書挑人──你得保持情緒中立,這本書才給你看!

編譯/白之衡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是一句老生常談的俗諺,意義近似我們常說的「人不可貌相」。試想,如果書和人一樣擁有情緒,能夠分辨出人的喜惡,發現你在打開它之前就已經對它的封面做了評斷,那麼書會作何心情呢? 荷蘭藝術工作室 Moore 的藝術家畢爾施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