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談到某些外來小說類型,總會有人提到「本土的同類作者如何如何」(更直接一點的是「我不看本土的這類作品,寫太爛了」──不看到底要怎麼判定爛不爛呢?大概是有某種神通感應吧?),例如講到「日式奇幻怎樣怎樣」,總會有人提到「台灣奇幻那個那個」。 討論這些沒啥問題(前提是好歹要讀過啊),不過這些討論也…
文/田羽心 最近美劇《絕命律師》第六季上映中,對於遊走犯罪與辯護之間尺度拿捏的故事頗有興趣,若有推理懸疑氣氛就更好了。品味過《不能贏的辯護》、《騙局》、《騙子律師》、《第十三位陪審員》、《八尺門的辯護人》等作品,有感《九品芝麻官》裡說的「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這句話,不僅法庭內的唇槍舌戰,法庭外…
文/愛麗絲 「台灣水果真的很好吃,出國的時候會發現國外水果都比不上台灣啊,」練聿修認為紅中帶黃、多汁鮮甜的愛文芒果,是最能代表台灣味的食物,「地理角GeoCorner」角主洪伯邑教授,則在一旁回憶起在家鄉彰化二林鎮的童年時光,「我爸出去買早餐,常常買爌肉飯回來,那個味道始終停留在我的記憶裡。」 味蕾…
文/蘇致亨 「咱本島人上可憐,連鞭(liâm-mi,一下子)日本人,連鞭(一下子)中國人:眾人吃,眾人騎,沒人疼」,在一九八九年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中,男主角陳松勇以這麼一句臺語,說盡被殖民者的悲哀。這是臺灣解嚴後第一部談及二二八事件的電影,也是臺灣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頂尖影展上贏得殊榮。諷刺的是,…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四十年後,讀一本當年直至近前廣受歡迎、影響年輕心靈甚鉅的台灣文學作品,竟然有一種不止四十年,而是一兩個世紀差的感受,這是做為一個曾經非常喜愛這本書,並且為之感動落淚的讀者始料未及的。 重讀經典原來也是一件冒險,但也是極其必要的事。 因為你可能找不到當初為…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本文標題出自作者蔡素芬1994年出版《鹽田兒女》的原序。 完整的段落是: 「寫法傳統,無非是對人物有了真誠的感悟,寧以切合他們感情的方式,平實表達俗世生活。大千世界,驚濤與靜浪原可並容,此處無意故做詭異瑰奇。故事是大眾裡的,自然也要歸屬於大眾。」 我很為…
文/華文恐怖小說家 路邊攤 雖然飲馬人寫的不是武俠小說,但是他對我而言,是跟金庸大師一樣的作家。 看金庸大師筆下的令狐沖用獨孤九劍破各種兵器的招式、雪山飛狐中胡家刀法與苗家劍法之間的招式較量,各派內功心法的口訣等等……….都讓讀者不禁懷疑,或許金庸大師本身也會這些…
《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自2005年創刊至今,已超過12年,是全國性的資深文學雜誌。去年9月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遠景出版社合作,改版發行「新刊號」,透過多元的內容,結合時事脈動、新穎設計,賦予老刊物的新風貌,擴及青年閱讀市場,受到一致好評。 在《鹽分地帶文學》流通的12年期間,臺灣的文壇也因為政經環境…
記錄、整理/尤騰輝 由青鳥書店企劃的「獨立」系列講座,由閱讀、電影乃至音樂三個文化產業領域,透過不同面向的對話思辯,刺激每個獨立主體對同件議題的各自想像。而獨立系列的第三場〈「獨立」音樂誰說的算?從台灣音樂獎項談獨立〉,以音樂為題,談論音樂獎項對音樂場景的影響。 終究我們在談論台灣本地音樂場景時,為…
文/葉維佳 《設計嘴泡‧新台客》是一本為時一年多的採訪文章集結,由藝術家、設計家黃子欽訪談臺灣的九位藝術創作者。文章最早由「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專欄在「Readmoo閱讀最前線」線上刊載,這次出版書中更加入多幅受訪者們的藝術創作,配合訪談攝影、理念的對話交流,形成一場充滿生命力的臺灣當代藝術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