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因故重讀H. G. 威爾斯(H. G. Wells)的《莫羅博士島》(The Island of Dr. Moreau)和《隱形人》(The Invisible Man)──說是重讀,自是因為先前讀過,年月過去已久,妙的是在這些年間一直有些其他作品…
當編輯絕對比大家想像中辛苦,因為需要勞心勞力處理的雜事總是超乎預期,但這些辛苦當中有部分也會產生奇妙的樂趣,例如雖然專精的是某個範圍內的題材,但「出版」總會讓編輯接觸到更多沒超過這個範圍、可是自己從來沒想過會接觸的作品。 而一個好編輯在接觸到這類任務時,除了從原有的角度出發、理解以及協助那些作品之外…
文/田羽心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當初吸引我閱讀的並不是標題,在口味越來越重的諸多犯罪推理小說中,用顫慄詭譎的標題誘導讀者才比較有機會脫穎而出;而是有多位作者及業界評論人士提到這部的特殊存在,描繪出類似東方的福爾摩斯,算一種高度借鏡的仿作,又以融入在地時空背景得以一窺香港繁華、極其合理地塑造出福邇…
文/愛麗絲 盛夏時日,2022 年國際書展登場,Readmoo 讀墨電子書除了準備線上、線下豐富活動與優惠,更藉實體講座讓作者與讀者相見歡。壓軸場次,邀請香港作家莫里斯跨海連線與讀者對談,由推理小說家臥斧主持,一探推理故事背後的創作細節。 福爾摩斯與華生,估計是許多推理小說作者與讀者心中的經典組合。…
文/犁客 「今年是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20屆年會,不過,另外還有個數字,」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冬陽說,「從愛倫坡發表〈莫格街凶殺案〉算起,今年滿一百八十年。」 〈莫格街凶殺案〉大抵被視為推理小說發展的原點,承襲架構、發揚光大的,則是大家熟悉的福爾摩斯創造者柯南.道爾。「我小時候讀的第一本福爾摩斯叫《…
推理小說難寫。名偵探見多識廣,學問大,觀察細微,心思如髮,讀者讚佩不已,但其實最該受譽的是作者——偵探形象他塑造,情節他編排,犯罪手法他想的,破案手段也是他想的,他一人分飾正邪兩角,真正無所不能的是作家。 推理小說又與武俠小說不同,武俠招式設計再精妙,描繪再傳神,都可以天馬行空任意編造,作者不會一招…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閱讀寫得不大好的推理小說,有時會發現一種狀況:推理小說敘述謎團和破解謎團大多發生在情節當中,而這類創作者很可能是先想好主要謎團及解謎方式,然後開始把必要的角色和場景填進去。這類小說之所以會「不大好」,不見得是謎團設計得不高明,而是為了遷就已然定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