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青鳥 【評書青鳥】當年台灣西部最後一個抗日家庭──小說家挖掘你不知道的屏東 發表於 10 4 月, 2019 By 青鳥 Bleu & Book Photo Credit: 青鳥書店 文/張玉伶 2019年3月的南國生活閱讀節,邀請臺灣歷史小說中兩位重要的作家:卑南族的原住民作家巴代,以及具有醫學背景的小說家陳耀昌,談論他們為什麼認為「屏東是臺灣史小說的寶庫」。 完整文章
專訪 不正經也不藏私的藏書鄉民──專訪《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作者「藏書界的竹野內豐」 發表於 30 8 月, 2016 By 犁客 文/犁客 「本土意識的抬頭,其實與政府前幾年過度親中的態度有關──因為那個傾向實在太明顯了,大家就被搞得很焦慮;」黃震南說,「所以大家就更想要了解臺灣、了解自己生活的所在,於是PTT八卦版上關於臺語、臺灣文化和歷史事件的問卦,就越來越多。」 完整文章
專訪 【我就這樣成了作家】周姚萍:把閱讀主體還給孩子,閱讀就不呆板啦! 發表於 7 9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Angela Waye/Shutterstock.com 一個作家是什麼時候變成一個作家的?從他/她出版第一本書開始?從他/她立志要寫作開始?或者,從他/她發現自己熱愛閱讀、並且想試著從一個讀者變成一個作者開始? 當一個作家打算開始寫作,他會不會需要什麼特別的……某種東西?例如一個特定的場所、特定的時段,或者特定的音樂?作家筆下的情節是事先安排的?還是邊寫邊想?出版社編輯到底得幫作家做什麼? 完整文章
專訪 統治者比反抗者更相信:搖滾樂能撼動世界──專訪張鐵志 發表於 13 4 月, 2015 By Wolf 文/犁客 「那時白天搞運動,晚上聽搖滾,」張鐵志笑著說,「好像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 以《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反叛的凝視》、《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 U2 完整文章
產業, 華文市場 唯有出版讓歷史成為歷史:對臺灣人文社科出版的思考(下) 發表於 31 3 月, 2015 By Wolf 莊瑞琳(衛城出版總編輯) 【按:此文為在臺大歷史系「我們的知識共同體」與東華大學歷史系「近來臺灣大眾史學讀物的編輯與出版」的兩次講座內容改寫而成。】 出版,有問題嗎? 完整文章
產業, 華文市場 唯有出版讓歷史成為歷史:對臺灣人文社科出版的思考(上) 發表於 30 3 月, 2015 By Wolf 莊瑞琳(衛城出版總編輯) 【按:此文為在臺大歷史系「我們的知識共同體」與東華大學歷史系「近來臺灣大眾史學讀物的編輯與出版」的兩次講座內容改寫而成。】 唯有出版讓歷史成為歷史。 這句話的原版是「唯有印刷出版讓人成為作者」,是 1690 年法人弗爾提耶(Antoine Furetiére)在《通用字典》(Dictionnaire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