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就像實用的談話性節目──《被討厭的勇氣》

文/彗星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關於心理方面的書,但我看過的心理書籍大部分都以別人的真實案例、或者是作者本身所接觸到的經過統整,舉出各種情況或狀態,進而分析這樣的表情、言語、動作可能是因為什麼原因、情緒導致的,但這本書是藉由一位同時是醫生、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和一…

無意識之謎—佛洛伊德主義的誕生

文 / 湯瑪斯.曼 一九○○年,一本書問世了,書前題詞引自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即使不能震撼上蒼,我也要攪動地獄。」這本書就是《夢的解析》,作者是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書及其選擇的精妙格言都是世紀交替的標誌。十九世紀一直以似乎不會停滯的步伐前進,在科學、工業、醫藥和意識形態方面竭力追趕天上神祇;…

阿德勒:夢境所選擇的內容,回應做夢者心之所向

文/阿德勒;譯/吳書榆 夢境在表達其目的時,既不合邏輯,也不真實。夢境的存在,是為了引發某種感受、心情或情緒。想完全揭開夢境的隱晦面紗,並無可能。不過(在這一點上),夢境和清醒時的人生、行動只有程度之差,而非分屬不同類別。一個人的內心會如何回答人生的問題,和他的人生計畫(scheme of life…

【讀墨閱讀榜:這本大家讀最久!】Vol. 08:蘭登教授回答里長伯的哲學問題!

有個人本來想當創作歌手,但先當了老師,試過發專輯,不過不怎麼順利;後來他讀了驚悚小說覺得自己也很想寫寫看,所以就開始寫了──而且這回他堅持下去,就算賣得不怎麼樣,依然繼續嘗試。 有個人從小到大都是人生勝利組,學業戀愛工作結婚都順利,沒有婆媳問題,但仍覺得自己很難做好傳統當中要求女人的種種角色──然後…

讓孩子學習自己解決事情:用「啟發式問句」協助孩子思考

文/邱淳孝 當父母以身作則地表現、傳達出「面對錯誤」的勇氣與態度時,身為父母也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非自責與自我挫敗。而「啟發式問句或蘇格拉底式問句」是最好的方法。 蘇格拉底位居古希臘三大哲學家之首,據說當他的學生在發問時,他並不會直接回答學生,而是常用「反問」方式,去激發學生思考。…

孩子月考考卷寫不完,你會讓他繼續寫嗎?

文/溫美玉 「老師,我還沒有寫完,我還想寫!」○○提出要求。 每次考試結束的鐘聲響起,慌亂中總有學生提出讓他繼續寫考卷的要求,特別是低年級或低成就的孩子。而我總是樂觀其成,請該生放心繼續作答。實際上,身為老師的我至少會因此面臨以下三個質疑: 「考試的公平性呢?分數該如何採計?」 「妳怎麼跟家長交代?…

為什麼我不快樂?尋求三種神器即可獲得快樂!

文/嶋田將也;譯/林依璇 正如同我先前不斷和各位提到的,如果我們放著自己的心不顧,我們的心就會輕易被外在事物所左右。 不過我們可以運用三種「神器」,排除外在的負面影響,將自己的心導向正面的方向。 那就是「言語」、「表情」和「神態」。 人們可以透過這三種神器改變內心的狀態。 但是,雖然人人都擁有這三種…

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死性不改?個性是很容易改變的!

文/野田俊作;譯/余亮誾 「我們的不幸,以及不幸的原因,全都是自己選擇的。」 日本阿德勒心理學學會第一屆會長野田俊作執筆, 幫助每個人跳脫不完整、充滿缺點的自己,找到更好的生存方式。 Q:為何人無法改變自己的性格? A:改變性格是要付代價的,而我們總是不想付出那個代價,所以選擇繼續以自己熟悉的方式活…

許多家長和老師推行的道德教育,不過就是一種法西斯教育。

文/野田俊作;譯/陳家恩 「選擇自慚形穢、在意他人眼光、被情緒綁架等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全是我們自己心甘情願、自導自演的。」 日本阿德勒心理學學會第一屆會長.野田俊作X超越心理學界五十年,最早實施「團體治療」第一人阿德勒,教你用「團體治療與冥想」解決人生課題,全心全意接受真正的自己。 Q:為什麼人需要…

斷開人際 4 糾結:要自立、別討拍!

文/林奇伯 攝影/陳應欽 職場上,你最常遇見哪些人際困擾? 《Cheers》雜誌特別專訪跨國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兩位日本作者, 提供台灣工作人「阿德勒式」的實用心理解方。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以《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紅遍全亞洲的日本作家岸見一郎與古賀史健,將心理學大師阿德勒(Alf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