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獨具,無所畏懼––【2021 國際出版暨版權經紀專業論壇】《歐洲經紀人如何征戰全球》側記

文/愛麗絲 「在考慮合作作家時,會先思考作者對特定市場、或是對全球的吸引力?」這是 2021 年國際出版暨版權經紀專業論壇中,由 Books from Taiwan 編輯 Josh Dyer 對版權經紀人李康勤(Kangqin Li)、Michael Gaeb 與 Maria Cardonas 拋出…

【一週E書】慢一點,就會看見習以為常之外的精采

文/犁客 幾年前聽聞一個出版計劃:一名國內創作者以自己母親的人生經驗為基礎,繪製了一部叫《工廠》的漫畫。作者的母親曾經是名工廠女工,在娃娃工廠工作了大半輩子,成為台灣以代工業創造出「經濟奇蹟」的箇中力量,快要退休時,高層突然把整個工廠無預警遷往中國;工廠遷走了,工人沒走,工作突然沒有了,退休之後的生…

找出台灣特色的資本主義,讓成功模式持續進步下去

文/張夏準 一九七○年代以前,日本是唯一不靠歐洲工業傳統便工業化的國家。想當然爾,背後的原因各方多有揣測。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日本與歐洲的封建制度較為類似,因此日本具有獨特的處境足以吸收「西方」科技;另外還有學者,尤其是日本經濟學家森島道雄,提到日本獨樹一幟的儒家思想,相較於中國或韓國強調個人的德性…

他們被視為極弱勢勞工,卻有全國最強勢的工會撐腰

文/ 吳媛媛 有一年的十月初,我收到一封厚厚的信件,是瑞典的大學教師工會寄來的,上面寫著:「今年的薪資討論就要開始了,你準備好了嗎?」打開郵件,裡面有一本小冊子羅列了瑞典全國各科系、職別的最新薪資資訊。這封信每年會定期寄到工會會員的家裡,過去我通常只看和自己相關的欄位,確認自己的薪水落在尚屬合理的水…

亞洲的奇幻漂流不僅走出歷史,更走進世界

文/金時德 記載文淳得漂流記最著名的文獻《漂海始末》裡,還附上朝鮮文—琉球文—呂宋文的對照表。自申叔舟細心整理以日本為中心的歐亞大陸東海岸各地現況之《海東諸國紀》以來,朝鮮在編纂外國相關書籍時,都會製作朝鮮文與當地語言的對照表。當然,這樣的慣例也施行於中國和日本。以日本來說,有群人於一六四四年漂流到…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幹嘛要孝順啊?

亞洲的家庭觀念比歐美濃厚,在台灣,從幫忙做家事、照顧父母,到選擇父母期待的學業、事業和伴侶,我們很容易同意小孩對父母負有各種責任。 然而,這些責任有恰當的基礎嗎?若僅僅依靠「他是你父母」這個事實,能推論出多少責任和義務?瑞士哲學家布萊許(Barbara Bleisch)在《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這本…

【2018版權營】這個只有一家經銷商的小市場,卻有四千五百家出版社!

文/劉芷妤 歷年出版經紀與版權人才研習營都是深受各出版社編輯、版權人期待的一期一會,可以在台灣就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出版人,暢談各國文化、書市的差異,這是在兵荒馬亂的各國書展都難以做到的。 2018第六屆版權營,同樣邀來世界各地的出版人,他們有的是成功將手中的故事賣到全世界的版權代理,有的是買下台灣好…

「現在,你可以去菲律賓、去亞洲找啊,那些女孩都很乖」

文/阿力斯.泰森;譯/陳重亨 一九九四年的冬天,高大魁梧的四十七歲美國人提摩太.布雷克威爾(Timothy Blackwell)就帶著一位菲律賓女孩蘇珊娜.雷梅拉塔(Susana Remerata)回到西雅圖。他只是個勞動工人,肥胖超重又禿頭,大概難以博得女性青睞。他們兩個剛認識時,她才二十一歲。她…

【影音實錄】唐鳳 X Kevin Kelly:《必然》跨海共讀見面會

文/犁客 二十年前時常預言數位時代會如何進展的趨勢觀察者們,現在仍能提供意見的並不多──或許是現在的世界與他們當初的預測差異甚大,但更可能是數位時代的變化實在太快、變數實在太多,喧擾推擠,一不小心就會發現自己只能追趕,無法前瞻。 當然,有些觀察者不同。例如大家暱稱為「KK」的凱文.凱利。 KK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