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吉卜力的逆襲神作──黑貓、魔法和一支掃把

文/麥可.里德、傑克.康寧漢;譯/李達義 這時吉卜力已有三部片問世,但工作室的經營卻每況愈下。《天空之城》、《龍貓》和《螢火蟲之墓》三部片都未能承接《風之谷》所創造的承諾:一間專門創造劇情片長度動畫電影的工作室。 《龍貓》完成的那天,宮崎駿立即著手下一個計畫:改編角野榮子的兒童暢銷小說《魔女宅急便》…

【經典也青春】第一人稱的荒謬慘劇——馬欣談余華的《活著》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在節目開始之前的閒聊時,馬欣和我不約而同地提起《活著》書中的主角福貴,和他的老牛,也叫福貴。 我們都明白,「老牛福貴」的一生命運,象徵著敗家後境遇悲慘的「農民福貴」,也象徵著眾多平凡渺小的老百姓。 馬欣對這本書有深刻的感情,談起來卻冷靜自制,一如余華淡淡…

【經典也青春】「惡」出於人,猶如「蜜」產於蜂——馬欣談威廉.高汀的《蒼蠅王》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馬欣的慎重令我印象深刻,我們在節目開錄之前的溝通時,我認為她準備的東西,都能講兩個鐘頭的講座了。 我有幸比節目上談的多聽了一些,也聽得還不過癮,趁記憶鮮明,扼要摘錄如下: 一、經歷過二戰諾曼第登陸等戰役的教師威廉.高汀,寫這部以戰爭為遠因的小說,嚴肅思考…

【經典也青春】最殘酷且詩意的抵抗 ——詹正德談勒卡雷的《冷戰諜魂》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我沒意料到686兄節目中要談兩本書其中之一是《冷戰諜魂》。 於是在八個月之後我又重新讀過一遍這本書,那些僅剩模糊輪廓的細節,遂東一點西一點的拼湊起來。 儘管如此要我用一句話說明這本書還是相當困難的事。 主要當然是間諜小說本身的複雜性,國際情勢的複雜、老情…

「人生其實是個可以被吹掉的東西。」──馬欣與馬欣的《階級病院》

文/犁客 「習慣在社群網站上擺姿態之後,」馬欣道,「會讓人在日常裡也開始擺姿態。」 馬欣寫電影的散文一向在犀利裡帶著關懷,觀察世界時她也帶著這種透澈的眼光,她很明白,現 在要對公眾發表個人意見較以往容易,而許多人被冠上評論者的名頭之後,也開始以這種身分自居──這是一種缺乏自識的表現。 「讀《紐約客》…

讓有話想說的人,知道可以怎麼發聲──專訪《拉子時代》作者Orange

文/Orange、犁客 「《愛的自由式》是本超級熱門的作品,當時它的電子檔在網路上流竄,因為它『好好看』。」Orange說,「我看過的類似題目論述多半出現在學術論文,符合學院要求,但是離一般讀者有點距離。」 Orange關注LGBT議題,同時是個狂熱的觀影者,長期在部落格「Orange’…

無論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對待自己──《臥虎藏龍》

文/張硯拓 在那座窯洞裡,李慕白仙逝之後,趕回鏢局配藥的玉嬌龍快馬奔來,終究是來不及。她跪落地上,懊喪又驚懼,情郎剛在懷中死去的俞秀蓮,則舉著青冥劍走來,一刀指向她咽喉,看進她的雙眼。幾秒之後,收劍,遞給旁邊的劉泰保。俞把髮簪送給玉嬌龍,叫她去武當山,然後說:「答應我,不論你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

【影音專訪】藍祖蔚:「勤寫影評,為台灣觀點留下聲音,是最幸福的事。」

從記者入行、成為資深影評、更成為國內外電影獎項的評審,藍祖蔚一生與電影結緣,他的影評文字之所以能夠有足夠分量,完全來自他對自己評論工作的高度要求。除了打好基礎、大量吸收、訓練自己的眼光之外,他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文字在網路世界替台灣觀點發聲。 初入行時有什麼訓練、評審幕後有哪些祕辛?且聽藍祖蔚一一道來。…

【果子離群索書】藍祖蔚的電影心、文字情

我奉藍祖蔚為網路寫作的楷模,部落格經營的典範。 2004 年 9 月 3 日開始,藍祖蔚繁忙工作之餘,幾乎每日在部落格發表一篇電影文字,或影評,或影話,或觀影心情,或電影掌故、人物訪問,主題不一,但都是上千字以電影為主題的完整文章,不是兩三行打發過去的短文,不是訊息或轉貼。如是者持續十一年,張貼了三…

【號外城市閱讀】這麼近那麼遠

文/相田彥一 攝影/Kei So 國際知名的香港作家也斯告別人間年餘,關於他的活動與著作,比他生前的參與的、出版的更多、更頻密,彷彿仍未話別。 台灣「香港週」在(2014年)10 月下旬開始,以多種藝術形式展出也斯詩作,又邀請文化人梁文道等人念詩,遙遠呼應記憶猶新的歷史,以及香港的雨傘運動。今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