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當你感到焦慮時,試著叫自己冷靜下來;沒有用的話,就試試你的好奇心 發表於 10 5 月, 2022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axwell GS 文/賈德森.布魯爾;譯/蕭美惠 為何你之前使用的抗焦慮(及戒除習慣)的方法會失敗?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正念:學習在第一時間讓事情維持原貌而非評斷 發表於 6 5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Kathryn Rotondo 文/吳錫昌 不要用情緒處理事情 照顧者會把情緒波動歸咎於受被照顧者所影響,像是認為失智者無法自理是自身的問題,是惹自己生氣的原因;更常覺得自己沒把事情做好,或稍有失責便產生罪惡感,有時在工作與家庭無法兼顧下,因長期壓力為小事情緒爆發,深感到愧疚。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許多家長和老師推行的道德教育,不過就是一種法西斯教育。 發表於 23 7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el Aclaro 文/野田俊作;譯/陳家恩 「選擇自慚形穢、在意他人眼光、被情緒綁架等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全是我們自己心甘情願、自導自演的。」 日本阿德勒心理學學會第一屆會長.野田俊作X超越心理學界五十年,最早實施「團體治療」第一人阿德勒,教你用「團體治療與冥想」解決人生課題,全心全意接受真正的自己。 Q:為什麼人需要團體治療? A:因為人生抱持的課題,基本上都大同小異。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價值主張年代》談的不只是工具、方法,而是「態度」 發表於 7 5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林志垚、沈美君(Business Models Inc. 方略管理顧問執行長、設計總監) 價值主張設計是對誰而言的價值?什麼樣的主張?要如何設計?我們覺得,這本《價值主張年代》談的不只是工具、方法,而是「態度」:更謙卑的同理使用者、更務實的詮釋自己觀點、更積極的面對市場、不斷從反饋學習進步,並使價值產生意義(sense making)。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