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日本的服務能那麼細膩,就是因為「察覺力」!

文/柯鈺晨 後疫情時代來臨,各國紛紛放寬防疫政策、開放邊境,準備抓住疫情解封後的經濟商機。然而,因為這一場從未經歷過的大疫情,改變了大多數人的生活型態,疫情期間減緩人際之間的往來,也讓許多實體店面的營業遭受到了不少衝擊。面對即將解封的經濟浪潮,作者透過《察覺力》一書,分享自身在餐飲業的服務觀察與督導…

【經典也青春】九層天球、五天王、黃巢之亂,一本中東史觀的重要奇書──小歐談馬蘇第的《黃金草原》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我之所以對歷史感興趣,主要來自小學讀到的兒童版太史公司馬遷的《刺客列傳》,這使得我之後找了列傳中的孟嘗君、呂不韋、廉頗藺相如、田單、蒙恬、韓信等列傳來讀,為文字記述能讓人血脈賁張至此,深感驚異,由此得到的好處是國、高中的歷史分數特高。 太史公敘事有一個特…

【一週E書】學會這個你什麼事都可以做啦!

文/犁客 不瞞你說,找人問問「你覺得『編輯』的工作是什麼?」,十個有九個會回你「改錯字」;如果你追問「除了改錯字之外呢?」,大家就會愣一下,然後依照大家的年齡、閱歷和想像給出五花八門的答案,例如「退稿」、「催稿」、「巴結大牌作者」或者「幫上司遛狗」(這是真實案例)。 這些答案大概都包括在編輯工作裡面…

說到建立關係,內向人其實可能還比較吃香。

文/凱倫.維克爾;譯/沈曉鈺 出於對未知的恐懼,我們自絕於外、切斷與別人的連結的時候,作為個人、公司、制度機構,我們便有所喪失。當我們敞開心房,我們就能獲得學習、連結和合作的新機會。 ──傑夫.賈維斯(Jeff Jarvis,美國記者) 生活的祕訣,就是把自己放在適合的光線下。有些人需要百老匯的聚光…

【閱讀偵探社】讓他領你去你還不認識但值得認識的世界

文/犁客 你總會有機會在生活裡聽說某些厲害人物,又會寫詩又會議論時政,又飽讀經典又精準掌握趨勢,又懂美酒美食,又有既廣且深的全世界旅遊經歷⋯⋯總之他們好像做什麼都行,寫寫文章拍拍照片之類對他們來說只是小菜一碟、不足一提的附帶技能。 而你也總會有機會發現這些厲害人物大多是假貨──倒不見得全然是騙子,只…

有時候,孩子的「乖巧」其實來自隱而未見的感官敏感

文/吳維寧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做自己」,瞭解小孩天生的「能」與「不能」便很重要。而「感官統合」這個天生帶來的課題,常被大人忽視和誤解,在協助小孩發展自我和潛能時,成為絆腳石。 一個悶熱的晚上,我們幼兒園老師在晚上七點半回到辦公室進行研討。請來了一名職能治療師,研討「感官統合」的課題。 職能治…

致高敏感的你:太溫柔也是一件很累的事

文╱根本裕幸;譯╱葉廷昭 太溫柔也是一件很累的事 過於敏感的人也可以說是「太溫柔的人」。溫柔,當然是一項優點,但是有不少人過於溫柔,拒絕不了別人的要求,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現在的你已經提高自我肯定感,懂得以自我本位的方式,掌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了。 你正處在一個學習活用敏感的過程中,這時你不能再像過…

【評書青鳥】美是一種財富,裸露能形成力量。至於藝術,是另一回事

文/張鈞昀、朱思穎 色中有情,情而有色,兩者是融而唯一的現狀,人們會被色所吸引,被情所感動。 當晚台北下著小雨,但不影響青鳥書店這場閱讀分享會的舉辦,座無虛席,稍微晚一點來的聽者排站在青鳥入口,興致勃勃的期待著鄭治桂分享西洋美術史的故事,想窺探西洋美術史中情與慾的心情,不言而喻。 何以美是一種財富?…

日本不是甜甜的,一本越讀越堅硬的「知日」之書

文/蘇碩斌 探索日本社會的書很多,取名《微物誌》的這本書,有何價值?雖然翻開就是牛奶糖、然後巧克力等等都是輕鬆的事物,可是這書以輕鬆開始、絕非以甜美結束。那麼讀進字裡行間會是什麼?我看到的關鍵,是文化社會學的角度。 所謂文化社會學,並不特指一種學術專科,而更是一種觀察生活習俗的眼力,可以更深、更廣地…

別問孩子「為什麼」,而是觀察「為了什麼」

文/趙介亭(綠豆粉圓爸) 以前總認為,最懂孩子的人應該就是孩子的爸媽。然而這六年的親子團體歷程,讓我驚覺,原來有很多的爸媽,並不懂自己的孩子。 當孩子感覺自己不被懂、不被理解,這樣的親子關係,就會逼得孩子用很多的行為求救或抗議。然而也因為父母不懂孩子,自然也就難以理解孩子的行為,誤以為孩子在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