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寵物的離開,讓心中的思念有處可去~

文/游益航、范班超、葉明理 從忽略閉口不談、到成為默契禁忌 寵物離世除了難過,還常伴隨罪惡感,特別是在意外事件發生之後。前節提到跟我們緣分僅一個星期的小白,是讓我第一次滿懷罪惡感的寵物。 我們三個小朋友都很愛這個小傢伙。那時我們三兄妹的年紀都還很小,過度地玩耍往往對寵物造成傷害而不自知。例如,我們在…

安詳走完最後一段:安樂死、安寧緩和療護

文/郭憲鴻(小冬瓜) 二○一八年六月,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先生,因為飽受末期癌症的病痛所苦,遠赴瑞士執行「安樂死」。由於安樂死目前在台灣並不合法,這段從台灣到瑞士的死亡之路,引起了非常多爭議和討論。 醫護人員不是應該要盡全力拯救生命嗎?怎麼可以協助自殺?安樂死難道不會被有心人士利用,造成病患非自願…

「或許推理作家喜歡藉小說來間接控訴社會或制度上的紕漏吧」──專訪〈安心出殯〉作者望日

訪問/犁客;筆答/望日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每年舉辦推理短篇小說徵文獎,今年已進入第21屆。在最後的決選名次公布前,協會照例發行入圍作品合集《0037》,以及入圍作品的單篇電子書。 以下是第21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入圍作品〈安心出殯〉作者「望日」專訪。 ※訪談內容涉及〈安心出殯〉部分情節,請自行斟酌…

【果子離群索書】魔手少女、金色怪物、群賊、亂世與人心的陰陽交界

長篇小說開頭太重要,有的開不好,悶,讀幾頁便放棄了,有的吸引你一路讀下去,欲罷不能。恒川光太郎《金色大人》,一開始便讓我好奇,想知道然後呢?然後,一部厚厚的小說便讀完了。 喜歡《金色大人》的開頭,是因為牽涉到安樂死的話題。不是現在我們提到的安樂死,而是真正的安樂的死亡──既安且樂,在祥和夢境般的情境…

這些令人欽羨的「荷蘭意象」並非荷蘭與生俱來

文/陳奕齊 臺灣酷兒運動的戰鬥路線是向邊緣挺進,荷蘭同志運動則是挺著胸往社會中心邁去。 2008 年 3 月中旬,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宣布,入夜之後,在知名的馮德爾公園中「公幹」(public sex)將是合法行為,只要當事人不影響到公園其他遊客,同時完事後不遺留垃圾即可。這種大方開放的作風令人咋舌,然…

當病人只能靠醫療儀器維持生命,他的身體該由誰做主?

文/穆琳 家屬的期待違背了病人的意願,怎麼辦? 念醫學院時,我們學過許多不同種類的「醫病關係」,卻從來沒學過如何與病人的家屬相處,或是更糟糕的情況:當家屬的意見與病患的意願相左時,我們該怎麼做。 每當遇到不曉得該如何處理的狀況時,我總會問同事的意見,就像這一次。 「如果家屬的意見與病患的意願不一樣時…

協助自殺究竟是種道德錯誤,還是必須加以合法?

文/朱利安‧巴吉尼 想像你最畏懼的事情,曉得它終究會來到,而且完全無法加以阻止,但並不是因為實際上無能為力,而是因為這是非法的。想像你在世上最愛的人正在受苦,而他希望你幫他解脫這樣的折磨,但同樣地,你還是愛莫能助,不是因為你沒有實際的方法可以幫他解脫折磨,而是因為你沒有這樣的法律權利。 就我而言,我…

瓊瑤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公開信:預約我的美好告別

文/瓊瑤 親愛的中維和琇瓊: 這是我第一次在臉書上寫下我的心聲,卻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 〈預約我的美好告別〉是我在《今周刊》裡讀到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值得每個人去閱讀一遍。在這篇文章中,我才知道「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立法通過,而且要在2019年1月6日開始實施了。換言之,以後病人可以自己決定如…

賴清德數字管理學 流浪犬三年少一半

文/商業周刊提供 如果有機會沿著雙北的自行車道騎一圈,你可以發現沿途一群又一群的流浪狗,綿延不絕。這個景象並不特別,台灣許多地方流浪貓狗只有越來越多,從未減少。在許多人眼中,這是個複雜難解的問題。當本刊編輯部內部討論這次動保的議題時,也曾這麼認為。 但,在由童子賢出面召集的座談會中,我們卻很意外的聽…

HIV 研究員:我差一點就感染愛滋了⋯⋯

文/霍特(Nathalia Holt) 針刺穿了兩層手套,刺入我手指的柔軟皮膚裡。這樣快速一刺,不痛不癢。我坐在排風櫃前,一動也不動,只是試著理解剛剛的事情有多嚴重。 我的實驗室位在洛杉磯川流不息的日落大道下面,坐落在洛杉磯兒童醫院的動物研究機構裡。繁忙的道路上人山人海,但下面的實驗室是我有生以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