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朗西斯科.瓦瑞拉;譯/丁一夫 插曲:關於器官移植的談話 彼得注意到門外的茶點已經準備好了,他說,「我只想在休息前再談一點。因為占優勢的西方科學觀把心智等同於大腦,將人等同於心智,所以現代醫學的目標是要讓大腦活著,有時候為此以其他器官系統為代價。要不然,大腦一死,我們就死了。」 尊者轉向了大腦和…
文/三明治先生 在一次被稱為「天擇」的病毒大流行後,世界各國都束手無策,只有這個國家的元首成功戰勝了病毒,從此就成了真神。 在這個世界裡,人們可以透過一種名為「信」的裝置進入「神域」,神域之中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監控。還有一個稱為「無」的空間,不知誰建立的,也不知道誰在管理,但在「無」之中不用受到監控,…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本文標題出自《枕草子》。 猶記1973年第一次踏上日本首都東京,扛回的都是隨處可見的小巧紀念品。袖珍型徽章、文具、二手飾品盒、各種御守護身符之類的小東西,在名勝景點一面聽著擠在旁邊一群又一群日本女孩驚呼著:「KAWAII、KAWAII!」一面沒什麼抵抗力…
生命意義的問題難回答,在我看來,其中一種原因是歧義。「意義」是常見詞彙,有很多種意思,其實當中有一種意思就是在問意思: 大門:「怠慢」的意義是什麼? 丁丁:就是說你的行為不夠用心,因此對人不禮貌,或者在工作上不周全。 「意義」的第二種意思是可達成的效果: 丁丁:都已經確定買不到票了,你現在對自己生氣…
文/Big Fish,采實文化授權轉載 不知大家是否想過,人之所以為人的特點是什麼?或許你會說,因為我們有思想,可以自主行為,對自己的行為是有「意識」的。那麼腦部受傷的人無法自主行為,是否就代表他們沒有意識呢?嬰兒也無法自主行為,狀態與這些人類似,是否也沒有意識?「意識」聽起來很抽象,具體來說又是什…
文/安卓恩.歐文 我在艾咪床邊觀察了將近一個小時,才終於看到她在睡夢中靜止不動的身軀做出了一些動作。艾咪現在躺在一間加拿大的小醫院裡,著名的尼加拉大瀑布離這間醫院只有幾英里遠。 老實說,喚醒艾咪的舉動似乎沒什麼意義,甚至可說是有一點無禮。畢竟艾咪已經被診斷為植物人,而植物人雖然仍會有呈現半睡半醒的時…
遙想當年來台灣降轉唸僑生大學先修班,原本是要考被戲稱為「醬料系」的那個系,可是後來卻唸了據說會終身科科的生科系,在僑大引起好一陣風波,回家也差點家庭革命,因為我當時的成績可以進第三類組所有科系,包括所有大學的醬料系。 轉眼過了近二十年,我回到母校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任教。現在醫界被健保給付、醫療訴訟…
現象學是當代哲學研究的顯學!也是當代人文學研究無法繞過的思潮!晚近人文學研究,無論是文學、藝術、社會學、甚至於人類學,在現象學的啟發下,都有非常蓬勃的開創性發展與突破! 質言之,現象學要研究的是意識的意向性活動。依照胡塞爾的看法,意識具有指向性,意識的本質真理,就在我們所見的現象中!現象學是理性在可…
文/臥斧本文原載於【臥斧.累漬物】,經作者同意轉載 《在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 看書名或簡介,容易把這本書想像成一本記述及討論網路科技如何…
文/沈克爾博士 我因為工作關係,常往返加拿大、美國及世界各地,已經數不清見過多少孩子了。孩子各式各樣,但壞孩子,我從沒遇過。 孩子可能表現自私、不敏感,甚至讓人感覺似乎不懷好意;拒絕專心;動不動就大叫或動手推人;或者講不聽,直接對人充滿敵意⋯⋯。我很清楚這些例子不勝枚舉,因為我也是個父親。但是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