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關心主角的遭遇、同情主角的不幸,某種程度上過著主角的生活。

文/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譯/趙安琪 我還為《紅書》寫的書單中附上一份短評,其中寫道:「聰明的讀者如果學會跳讀這個技巧,就會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樂趣。」明智的讀者不會把閱讀當成任務,只是當作消遣。他們準備讓自己對書中的人物感興趣;關心主角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及遭遇,對他們的不幸表示同情,為他們的快樂感到…

普魯斯特甘於自苦,姿勢不良、昏暗光線下完成《追憶似水年華》

文/梅森‧柯瑞;譯/莊安祺 「把人的一生全都用來寫作一本書,實在教人深惡痛絕。」普魯斯特 1912 年曾這麼寫道,但人們很難把他這段抱怨之詞完全當真。由 1908 年直到去世,普魯斯特把他全部的心力都花在撰寫他那本有關時間和回憶的曠世鉅著《追憶似水年華》(Remembrance of Things …

氣味:愛欲與記憶的死亡渡口──讀迪迪耶.德官《林園水塘部》

文/曹馭博 約在2000年左右,迪迪耶.德官的小說譯作便開始進入中文讀者的視野,例如以法屬密克隆小島為背景,描繪著極地雪雁的遷徙過程,隱喻同志愛情《露易絲》;描寫一位美國紐約的玻璃洗工《約翰.地獄》以及因輪船擱淺而離開原生島嶼,展開流浪愛情之旅的《遛鳥女》。初讀迪迪耶.德官的小說時,總會覺得人物缺少…

卡利班的醜壞純情──導讀湯瑪斯.沃爾夫《落失男孩》

文/葉佳怡 湯瑪斯.沃爾夫是三十八歲就因病過世的天才。福克納曾稱他為同輩中最有天分的作家。但天才不是穩當的稱呼,天才是面向未來的期待,正因如此,早夭的沃爾夫永遠是顆新星,無法真正和費茲傑羅與海明威齊名。就連《天才柏金斯》電影原名明明只是《Genius》,內容也是編輯柏金斯與作家沃爾夫關係糾葛的故事,…

在啟蒙之都巴黎,探訪文學的四種路徑……

編譯/白之衡 巴黎,啟蒙之都(City of Light),不僅是法國的文化中心,也是全世界遊客趨之若鶩的城市。由於豐厚的文化底蘊,即使只抽出文學這個脈絡來看這座城市,巴黎依然逛之不盡;這裡孕育過無數來自全世界的作家與文藝創作者,也產生過許多讓人津津樂道的文學軼事,法國與美國的現代文學可說都在這裡誕…

【果子離群索書】旅人的腳步因凝思而凝重

旅行經驗豐富的王浩威,總避開某些博物館或紀念館,例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友人推薦參觀,說看了會很震撼,「內心必定充滿了恨。」他一聽就不去了。 又如柬埔寨的「吐斯廉屠殺博物館」,他不想去,他說,如果只是充滿控訴和血腥的呈現,這股恨意,會讓自己心情沈重很長時間。 說到這裡,王浩威怕…

文豪普魯斯特,為經典法式甜點瑪德蓮戴上文學桂冠……

文/楊子葆 瑪德蓮蛋糕法文名為 Madeleine,是一種法國東北部洛林省(Lorraine)所產有貝殼紋飾的橢圓小蛋糕。它是將所謂「熱那亞蛋糕」(Genoise,以麵粉、糖、雞蛋做成的蓬鬆蛋糕,是大部分蛋糕的基本元素,英文作Sponge cake:海綿蛋糕)麵糊,放在貝殼狀模子裡烘烤而成,不過通常…

莎士比亞、喬伊斯與吳爾芙作品有共通點?經典小說裡藏著數學密碼!

編譯/陳慧敏 世界知名作家的經典作品,是不是有共通點?有的,日前就有數學家找出了答案。 波蘭科學研究院核子物理所(the Institution of Nuclear Physics of the Polish Academy)日前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刊登在《資訊科學》期刊(Information S…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杜甫:風把我家屋頂吹跑了,那些沒屋住的人豈不更慘?

鄉民喜歡譏訕台灣人健忘,無論什麼激昂生猛、沸沸湯湯的公眾議題,嚷嚷了一兩個星期,隨即又春夢無痕。我們重新挖掘另一個無關緊要的明星劈腿、影片外流或小貓受困事件。 但我總希望大家不是真的忘記,像《神隱少女》的白龍,只是一時想不起來。如前陣子喧騰一時的社會住宅議題。那些豪宅居民之於青年、弱勢者的排斥,夜宿…

意識流小說經典 《追憶似水年華》四整頁寫記憶氣味

photo from Flickr by Karen Booth 「我呆呆地舀起一匙剛才浸過瑪德蓮的熱茶到唇邊,溫熱且摻著蛋糕碎屑的茶水一沾染我的上顎,我不禁渾身一顫,停下動作,專心一意感受那一刻在我的體內發生的絕妙變化……驀地,記憶甦醒了。那正是那段待在貢布雷期間、每個周日早晨都會嘗到的瑪德蓮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