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意見 從是非價值太過單一的現在,用小說回望情欲衝撞的年代 發表於 25 2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祁立峰 我跟陳醫師是臉友,我知道他有寫一些類型小說,尤其是我嗜讀的推理懸疑,但我其實不知道他早於1995就曾以〈好男好女〉這部小說獲時報文學獎,後來選入爾雅的年度小說選。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疊字不是現代人專利,古人也愛講,講到變成吉祥話 發表於 16 1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黃庭頎、謝博霖 「它它巸巸」可說是一句歷史悠久、淵遠流長的吉祥話,無論是西周還是東周都非常愛用。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也產生過不同的面貌。早在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就曾經出現「它它受茲永命,無疆純佑」和「阤阤降余多福」的用法,這裡的「它它」和「阤阤」都表示經常、永遠的意思,就是祭祀者希望過世的祖先或神明,可以經常保佑他擁有很多的福氣。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看展零距離】2017台北國際書展回顧:「獨立」是另一種選擇 發表於 20 2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沈嘉悅 ※本文原載於【重讀者】,經同意後轉載 台北國際書展每年都要辦,但要怎麼辦?當售價不可能拼過網路書店、出版業產值又持續下滑,國際書展還有哪些選擇?是從增加人流著手,看看金流是否還有成長空間?還是回到書展本身的品牌與價值營造,從基本功做起? 完整文章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輕飄飄的舊時光,就這麼溜走──讀《回到六◯年代》 發表於 16 2 月, 2017 By 果子離 Photo Credit: Pixabay 隱地寫年代之書,2016年7月首先推出七◯年代,三個月後的10月續出版五◯年代,最近又出版六◯年代,聽說八◯年代也完成了,短短幾個月內,筆耕不輟,寫了四個年代,四十年彈指而過,老當益壯有夠壯。 完整文章
周浩正的編輯畢旅 【周浩正的編輯畢旅】人生畢旅三之一:郭泰──「實戰智慧」書系的幕後推手 發表於 23 9 月, 2016 By 周浩正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Barta IV 終於,逮到郭泰。 他遠在太平洋彼端,經由神奇的科技,瞬間出現於筆電的屏幕上。 「嗨!別來無恙?」老朋友見面,我熱情招呼。 「哈哈――,」猶如從前,他的笑聲宏亮而豪邁:「這樣會面太難得了,多聊聊吧!」 1. 純屬偶然因緣,拼出一道風景。 在我的編輯生涯裡,郭泰的幫助太大了。 是他,成全了遠流「實戰智慧叢書」的誕生。 這話得繞個大圈子來說,才能周延。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要結交作家朋友,就去當編輯;要樹立作家仇人,也去當編輯 發表於 18 8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果子離 要結交作家朋友,就去當編輯;要樹立作家仇人,也去當編輯。朋友仇人一線牽,界線在於用稿或退稿。用了,一切好說;退了,愈描愈黑。用白話講就是:稿子刊了用了,什麼都是;反之,什麼都不是了。編者和作者之間互動微妙。以上法則,同樣適用於出版社操生殺大權的主編、總編或老闆和作者之間。 完整文章
周浩正的編輯畢旅 【周浩正的編輯畢旅】人生畢旅一之二:爾雅,文學人嚮往之所 發表於 12 8 月, 2016 By 周浩正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watchsmart ►►【周浩正的編輯畢旅】人生畢旅一之一:貴人隱地 2. 能結識柯先生,是我的幸運。 回首過去,自己這一生只能說「盡責」而已。而我在職場打混的本領,來自柯先生的引領和啓發。 完整文章
周浩正的編輯畢旅 【周浩正的編輯畢旅】人生畢旅一之一:貴人隱地 發表於 29 7 月, 2016 By 周浩正 圖片來源:爾雅出版社官方網站 緣起 醞釀多年,終於踏出「人生畢旅」(人生的畢業之旅)的第一步。 事情的起念,極其單純:「老」了。 相對於高壽時代的老人而言,常見他們八、九十歲了,毋需枴杖,到處行走,令人好生羨慕。因此,年方七十六歲的我,哪敢言老?每次外出坐車,有人善意讓座時,心想:我真那麼顯老? 不服老,固然好,但歲月從不「騙」人。 完整文章
產業, 華文市場 【怎麼拼出一個展?】不要停止閱讀:逛書展,可不只是逛賣場! 發表於 21 2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圖片來源:林育璞 文/蔡宜蒨;編輯/陳大中本系列由【閱讀‧最前線】與【SOS】聯合製作刊出 唐山書店老闆陳隆昊在受訪時說過:「你可以不去書店,但不要停止閱讀。」但這話悲壯得過於帥氣,書店作為生活中接觸閱讀的重要基地,還是應該要支持。或許我們換句話說:「你可以不去書展,但不要停止閱讀。」書展是一時,但閱讀應該要永恆。 在此次 2016 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參展國家有66國、參展出版社達 626 家,總計高達 完整文章
專欄,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打馬賽克的日記散文 發表於 18 6 月, 2015 By 果子離 談到《爾雅作家日記》系列,2002 年打第一棒的隱地說,雖然寫得昏天暗地,十分辛苦,但一寫四十萬字,創作力量一發不可收拾,日記出版之後,每天總要寫些文字,不寫若有所失,因此五年內就出了八本書。 隱地鼓勵大家寫日記,不管出不出版。 聽到寫日記有這好處,我心嚮往。我一向筆慢,無毅力,若借日記之寫作讓筆愈磨愈利,鍵盤愈敲愈亮,打通任督二脈,倒也不錯。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