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宮部美幸,不讀推理?那就讀《鄰人的犯罪》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因故重讀《鄰人的犯罪》(我らが隣人の犯罪)──老實說俺早就忘記初讀這書是什麼時候的事了,回頭翻翻當年買的紙本書自然找得到線索(俺會在第一次讀完一本書之後,在書末的版權頁或蝴蝶頁標注日期),只是那書早已不知收在哪個紙箱裡;可以粗略推估初讀的時間距今絕…

「虛構必然與現實有關,否則身處現實的讀者便無法代入」──專訪《千禧黑夜》作者冒業

採訪/犁客;筆答/冒業 《千禧黑夜》是時間與空間跨度都不小的野心之作。表面上看起來是短篇連作,以幾個主要角色連結貫串,有城市裡的連續殺人案件,有國家級的恐怖攻擊行動,而實際上故事內裡,又有相當緊密的主題呼應。 以下是作者冒業的專訪。部分內容涉及故事情節,倘若尚未閱讀小說,建議先讀完再看專訪。 ※本文…

【試讀活動】預約分享心得,《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新書搶先看

★2021年本屋大賞首獎得主的傳奇出道作!★ ★★小泉今日子、三浦紫苑、辻村深月高度讚賞!★★ 只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喜歡我, 這樣我就會加油,會為了生存下去,拚命揮動小小的鰭── 〈喀麥隆的藍色小魚〉 「以前我明明痛恨這個地方,希望它全部消失的。」 「你討厭的東西,全都沒落消失了呀。」 幸喜子不…

【經典也青春】它「破壞」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丁名慶談五十嵐大介的《故事說不停》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我的看漫畫最高峰是年輕時在阿里山工作那一年裡,把山上唯一一家小書店(其實就是漫畫出租店),幾乎所有日漫都看完了。 後來零零星星地讀了三十幾部名作,如《家栽之人》、《夏子的酒》等,最近停在《文豪Stray dogs》,近二十年來漫畫閱歷可謂淺陋。 幾次跟名…

【經典也青春】一個「反骨」植物控的人生美學——古碧玲談新作《不知道的都叫樹》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自然在最微小之處最為卓越。」——希臘博物學家普林尼 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大部分都喜歡和植物或動物做朋友,很多時候,欣賞照料動物、植物,或者單單是走進大自然,看天、吹風,都是心靈莫大的慰藉。 親近植物,很難不連帶著渴望擁抱大地,以及整個宇宙。我常在許多寫植…

正因為是「家」──關於《營繕師異譚》與〈客人〉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讀小野不由美的短篇小說集《營繕師異譚》(営繕かるかや怪異譚)時,很自然地聯想到今敏的短篇漫畫〈客人〉(お客様)。 「營繕」指的是土木工程的修建,也就是修復或改建已經存在的建物,不是從頭開始建築工程;從這些短篇裡頭看來,日文裡的意思也差不多。《營繕師…

【果子離群索書】沒有最好的選擇,現實裡和故事裡都一樣──《蒙妮卡日記》

有此一說,算命是一種統計學,但從客戶這一方看,算命是選擇的學問。 命相師指點迷津,但若答案不是你所期待的,你要相信他嗎?若你選擇相信,但這個抉擇違背自己的感情、意願,只因為算命仙指點的路據說對你有利,這樣的選擇你願意嗎? 算命內容不外乎財富、事業、愛情婚姻等等。於愛情來說,愛情來了,人就變成飛蛾,火…

【試讀活動】預約分享心得,魚販作家林楷倫首部短篇小說集《雪卡毒》新書搶先看

那些貪婪的老人,包含我阿公,螺仔、我、銀巴士上的人們,似乎都圍繞在這,無光的地方看。──若眠夢清醒,生活敢會改變? ▍魚販作家林楷倫首部短篇小說集 ▍ ◎ 故鄉的老人集體因進食魚類而食物中毒,「我」卻仍無法抑制汲取的欲望,不住地吃食吸吮,同時計劃著賣掉故土,做起美麗世界的幻夢。◎ 負債累累的泰雅女婿…

【果子離群索書】用想像對抗寂寞,因想像而更寂寞──《蒙妮卡日記》

有時候,我們善於想像,勤於假裝,玩著想像/假裝的遊戲,在腦海裡過著與現實人生切割的情境,說是自欺欺人也好,說是自我滿足也可以,若是透過這種方式找到情緒的出口,倒也不壞,但也可能漸漸虛實不分,虛擬的部分,喧賓奪主,覆蓋過現實,整個人受到假想的牽制,在幻想中走不出來。 來看平路短篇〈蒙妮卡日記〉。每個女…

【上山頭拚書影】不是改編的改編──從小說《FIX》到劇集《滴水的推理書屋》

臥斧的連作短篇集《FIX》是一部相當有趣的作品,將台灣的數樁真實冤案,改寫為書中創作者的虛構小說內容,並藉由一名貫穿各則短篇的神祕讀者「阿鬼」,指出這些作品一如現實案件中的矛盾之處,使那些作者角色開始以另一個全新角度審視自己筆下的人物及故事,就這麼巧妙讓現實世界與虛構中的虛構相互對映,讓這些短篇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