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市場 【讀墨使用祕技:電書就要這麼讀!】「斷.捨.離」不是把你不想讀的書扔給朋友 發表於 11 9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買書很爽、讀書很爽,藏書很多看起來超有氣勢也很爽──問題是藏書空間很難足夠,加上很少有人家大業大可以把藏書像圖書館那樣用大書櫃漂漂亮亮地展示出來,大多是把自己拚死拚活工作繳房租付房貸換來的生活空間當成倉庫,書本堆來疊去,哪天想找一本什麼都找不出來,這,很不爽。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逆時針方向逛賣場,可能會花更多錢? 發表於 24 6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威廉.龐士東;譯/連緯晏 以「逆時針」方向逛賣場,就會花更多錢買東西。 你會發現最精打細算的人,卻也大都會在收銀台前,表現一種稱為「任意連貫性」的消費行為。如使用超市發行的會員卡結帳的顧客,全是一群自稱小氣鬼的顧客。每次結帳一定使用會員卡,因為無法忍受自己錯失可省下 50 美分的優惠。而這些人,大概也會為了省下 5 美元,願意舟車勞頓到別處買相同的商品。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我們總是很相信自己的眼睛,事實上目測最靠不住 發表於 7 3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on Visualhunt.com 文/董志勇 前面講過,生活中的參照物無處不在,不僅貫穿於我們的生活之中,還根植於人們的心中。行為經濟學的大量研究顯示,人們通常不會過多留意所處環境的特徵,而是對自己的現狀與參照依據之間的差別更為敏感。 接著,我們來看一個冰淇淋實驗。 實驗如下圖所示,有兩杯哈根達斯冰淇淋。 A 杯裡有冰淇淋七盎司,裝在五盎司的杯子裡,看上去快要溢出來了。 B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看完報告後,大家最常問的那幾件事 發表於 11 1 月, 2019 By 龐文真 文/龐文真 2018年底時,Readmoo讀墨在國家圖書館舉辦了年度閱讀報告,總結有三大重點: 一,不論電子書數量、銷售量,還是電子書閱讀時間,都翻倍成長。 二,愛智求真的Readmoo讀者天天都閱讀,週末和深夜尤甚。 三,讀者使用mooInk電子書閱讀器比例高達42%。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比價網站潛藏陷阱,感覺划算其實被漲價了? 發表於 4 12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大衛.麥克亞當斯;譯/朱道凱 在經濟艱困時代,對你想買的任何東西查出最好價格,可以真正省錢。 ──SmartMoney, October 10, 2008 千千萬萬美國人已發現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apps)如Amazon Price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價格可以當作是決策中的重要指標嗎? 發表於 10 5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丹.艾瑞利、傑夫・克萊斯勒 一件事物應該值多少錢,我們通常毫無概念。在沒有任何脈絡的情況下,我們沒有獨立能力可以正確地評估一件事物,不論它是賭場籌碼、房屋售價或泰諾林止痛劑等。我們就像漂流於財務價值不確定性的大海之上。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你願意花多少錢買一罐汽水? 發表於 10 5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丹.艾瑞利、傑夫・克萊斯勒 每天為別人遛狗一個小時,你會收費多少?你願意為一罐汽水花多少錢?諸如這類問題,不需要多少時間,我們很快就能回答出來,或至少給出一個範圍的答案,例如一罐汽水1 美元。這是我們的保留價格(reservation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不想被行銷手法操弄,你必須重新看待「價格」的意義! 發表於 8 4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unsplash 文╱麥爾荀伯格、蘭姆格 市場機制其實是一項非常成功的社會創新,有助於人類有效分配各種稀有資源。上面這話說來簡單,但影響巨大。正是因為有市場,我們才能為全球80億人口的大多數,提供食物、衣著和住所,大幅提升人類的預期壽命和生活品質。而長期以來,市場交易一直是一種社會互動,也就與人性極為切合。正因如此,多數人會覺得市場的概念再自然不過,深深交織在社會的脈絡之中,成了經濟的基石。 完整文章
國際風向 法國出版龍頭:出版社要為市場價格著想,也要將內容變成更鮮奇的數位商品 發表於 9 3 月, 2018 By 龐文真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龐文真 「電子書不但沒什麼創意,而且還是個笨產品,未來可能也不會有大成長。」2018年2月中旬,一篇「電子書很笨」的外電標題,讓我點了連結。 原來是身為全球五大出版集團之一、法國最大出版集團的阿歇特(Hachette Livre)董事長暨執行長阿諾紐瑞(Arnaud Nourry)說的。不過,他也說,「出版業在數百次的失敗嘗試後,總還是做對了一兩件成功的事情。」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