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直播】愛的憧憬,與憧憬之外: 讀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

「文學就像推開世界的大門,讓人生充滿無窮的可能性。」幼年的李靜宜同輩不多,家中的書籍是她童年時的玩伴。翻開書櫃上的《雄獅美術》月刊,色彩豐富的圖片令她目眩神迷。漸漸讀懂文字後,她明白到圖像背後都有故事。不過畫冊講述的神話仍嫌簡略,直到讀到東方出版社《希臘神話》中動人的情節,她才真正踏入了故事的世界。…

用歌曲說故事,泰勒絲歷年各張專輯最佳搭配讀物是?

編譯/愛麗絲 長期以來,泰勒絲因其所作詞曲的抒情調性、如講述故事般的氛圍而備受讚譽。特別自 2020 年,她於疫情期間創作能量爆發,推出兩張令人驚喜的姐妹專輯《folklore》與《evermore》,網路上便充斥著將其專輯與文學的交叉比對,要找到對泰勒絲歌曲的文學和修辭分析、影響其創作的文學經典、…

從皮夾裡掏出一疊作家!

編譯/愛麗絲 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政治人物的名字是新臺幣的代稱──因為那時有兩種面額的紙鈔上印著不同的「偉人肖像」。這不是我們的特例,世界上許多國家貨幣選擇印上開國元勳、國家元首、標誌性地標等等;不過也有些國家更重視文化及創作,所以國家貨幣上出現的是該國的著名作家、詩人、藝術家和小說家,用另一種方式紀…

Netflix改編同名小說《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一窺19世紀倫敦上流社會的美麗與醜惡

編譯/愛麗絲 你們現在不認識我,以後也不會,但我先警告各位親愛的讀者,我可對你們瞭若指掌。——《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Bridgerton) 一份由化名威索頓女士(Lady Whistledown)所撰寫的「韻事報」,在倫敦大街小巷流傳,上流社會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權勢角力,全被精準剖析。 Net…

給情人節愛好者、憎惡者、狂熱者與無視者的書單

編譯/暮琳 每個月的14號都是情人節。除了2月14號是不需要解釋的情人節、3月14是名氣相對響亮的白色情人節,除此以外還有「黑色情人節」、「銀色情人節」、「親吻情人節」等十多種不同情人節四散在不同的月份。每年這麼多情人節,大概讓有對象的人和沒對象的人都有些困擾吧。 你可能相信戀愛就是應該灑滿鮮花,在…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屍人莊殺人事件》:打開天窗說亮話,讓我們談談這本小說的「那個」

雖然提到《屍人莊殺人事件》這本推理小說,大家似乎有志一同地認為應當要對故事中的某個重要元素保密,但由於本書中文版至今也出了一段時間,因此這篇文章也就決定不再拐彎抹角,打算直接聊聊那個元素。當然,在聊推理小說時,要是毫不在乎地把真兇身分或犯案手法等細節大剌剌地說出來,的確也是件挺缺德的事,因此接下來的…

我們喜愛並信任珍・奧斯汀,來自她卓越的同理能力

文/溫蒂.瓊斯;譯/趙睿音 我的第一段婚姻都得怪珍.奧斯汀。伊莉莎白.班奈特(Elizabeth Bennet)結婚是因為感激和敬重,而這正是我對第一任丈夫的感覺,如果這些對伊莉莎白來說就已經足夠,那麼對我來說為什麼不呢?但我不是伊莉莎白,我比較像愛瑪(Emma),那個缺點更多的女主角。浪漫的愛瑪絕…

【一週E書】你以為和那個距離遙遠,但其實你和那個臉貼著臉

文/犁客 曾聽某編輯說:小說就分兩種,一種叫文學小說,一種叫類型小說。 這說法或許不能算全錯,但肯定不能算對,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文學」這個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詞,其實在大多數人心裡都定義模糊。 沒有人會說經典作品《一九八四》不「文學」,但它很明顯可以歸類到類型小說當中的「科幻小說」;沒有人會說金庸的…

你愛那本書?嘿嘿嘿⋯⋯那你一定就是那種人!

編譯/白之衡 我們都知道一本書不能用封面來判斷,但是一個人的個性可以從他讀的書來判斷嗎?《Bustle》的編輯群們會告訴你:可以的。 《Bustle》曾經編寫過一系列「以書取人」的文章,在最新一篇〈你最愛的書怎麼透露出你的性格〉(What Your Favorite Book Says About …

杜斯妥也夫斯基問:是現代人不願讀書,還是書的傳統形式漸漸無法滿足?

編譯/暮琳 江湖上似乎共享一種奇妙的默契:想瞭解某個社會的閱讀風氣,就要搭捷運;閱讀風氣下降,首先怪手機。於是新聞鏡頭帶過一個又一個滑手機的人影、補習班老師與名嘴義憤填膺地細數在捷運上遇到幾個低頭族,各種報導不厭其煩的比較各國地鐵車廂內手機與書籍的現身比例,讓方才在大眾交通工具上滑開螢幕的讀者,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