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白之衡 文學的影響力可以體現在電影、音樂或各類型的藝術上,如今出現在遊戲中,其實也不奇怪。但是以近乎原創的方式來與文學作品相呼應,在遊戲中可就少見了。 來自俄羅斯的獨立遊戲開發者蓋拉寧(Denis Galanin)與德國的遊戲公司Daedalic Entertainment合作的遊戲「The …
編譯/黃彥霖 根據《衛報》報導,以色列最高法院在 8 月 7 日駁回了猶太裔作家馬克斯.布洛德(Max Brod)的繼承人對以色列政府的一項上訴,引起全世界的文化人士注目。但到底這位捷克作家擁有的遺產有多珍貴?即使在他過世 50 年後,仍讓後人不惜與整個政府庭上相見呢? 事實上,布洛德是二十世紀最偉…
編譯/陳慧敏 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得主、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當他們的著作成名,作品摘下文學桂冠前,他們也一樣是為五斗米折腰的老百姓,許多文學作家在成名之前,都不得不在餐館、在建築工地等打工,讓肚皮吃飽,才能支撐文學熱情,也有些大師曾是吃癟的業務員、生意慘淡的小診所醫生,這讓他們有餘裕,或者有更…
文/法蘭茲・卡夫卡 想必是有人誹謗了約瑟夫.K ,因為他並沒有做什麼壞事,一天早上卻被逮捕了。 房東古魯巴赫太太的廚娘每天上午八點都會替他送早餐來,這一天卻沒有來。這種事還從未發生過。K 又等了一會兒,從枕頭上望出去,看見住在對面的老太太在觀察他,帶著就她而言頗不尋常的好奇,他既納悶,肚子又餓,便按…
編譯/白之衡 作家寫作時都有哪些習慣呢?有人早起寫作,有人徹夜未眠;有人空腹寫作,有人需要酒精催化。這些方式你可能略有耳聞,甚至想過,也許能夠偷幾招經典作家的方式來用用。 美國作家柯瑞(Mason Currey)從 2007 年開始從各種資料中收集各個作家的寫作習性,記錄在部落格「每日慣例」(Dai…
文/法蘭茲.卡夫卡 十七歲的卡爾.羅斯曼被他可憐的父母送往美國,因為一個女傭引誘了他並且懷了他的孩子。當那艘已經放慢速度的船駛進紐約港,他像在一道忽然轉強的陽光中一眼看見他已觀察多時的自由女神像。她持劍的手臂跟先前一樣高高舉起,自由的微風在她身旁吹拂。 「真高啊,」他心想,雖然他還根本沒想到要走,但…
文/布魯諾.舒茲 在卡夫卡生前得以出版的作品有如鳳毛麟角。由於卡夫卡對自己的作品抱著重大無比的責任感,並且以崇高的、宗教般的神聖態度看待創作,這使得他無法滿足於任何成就,只能一篇又一篇地扔棄那些充滿神來之筆的傑作。只有一小群好友才有機會在那時候就看出,卡夫卡即將成為一位格局宏偉的創作者,他把那終極的…
文/犢玫瑰 每個人心裡想必一定有一兩位崇拜的小說家,調查大部分人的名單,有一個人的名字,總是重複出現,那就是謎樣的文學怪咖──卡夫卡(Franz Kafka);可以說他的存在地位無可取代,他所創作的小說劇情之怪,尤其那股沒有答案的潛意識流,讓許多人為之著迷,他小說中展現出的跨越時空的現代感,彷若現世…
8/13 播出的「經典也青春」中,邀請到了八旗文化的主編林家任來到節目現場,為我們領讀被譽為上承浮士德,下啟卡夫卡,德國文學史上最迷人的作品《失去影子的人》(Peter Schlemihls wundersame Geschichte) 《失去影子的人》的故事描述主角施雷米爾在一次宴會中巧遇一名灰衣…
《噢!父親》這本書是卡夫卡對父親的獨白,他不斷陳說著。 於是我們似乎對二十世紀最神秘,古怪,有強大收攝隱喻之夢境力量:關於「獨裁」、「寂靜的瘋狂」、「徹底被隔絕在世界之外」、「弱者的狡辯」、「官僚機構」、「冷漠目睹反人類之暴行」、「荒謬的現代人存有」、或甚「被神遺棄」⋯⋯種種這個迷宮,謎霧森林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