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滅絕之園》──反烏托邦、殘酷美麗的黑暗童話

文/千緒 《滅絕之園》是我很喜歡的一本作品,重看第二次依舊是這麼覺得,並且以後還想再重看很多次。除了角川的這本,獨步也有出版同作者的《金色大人》,這兩本我都很喜歡,我甚至覺得擺在書櫃中的這兩本書是異色的存在,原因就是作者的個人風格真的非常鮮明、強烈,無論文字、故事,以及其中最為吸引我的世界觀。 同樣…

愛特伍:《劍羚與秧雞》會逗樂你,故事中人類幾乎都被消滅了

文/瑪格麗特.愛特伍;譯/呂玉嬋 「《劍羚與秧雞》(Oryx and Crake)?什麼意思?」我把剛完成的小說的標題告訴出版社,他們這麼問我。「劍羚和秧雞是兩種在小說的背景時代已經滅絕的生物名稱,也是主要人物的名字。」我這麼回答。「但小說一開始,牠們都死光了。」出版社的人說。「這正是故事的重點,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專訪意念書店店長羅君良(Carver)

文/愛麗絲 「所有歷史上的大改動,都是從一個小小的意念、Idea 開始的,」意念書店店長 Carver 在 2019 年,以投資移民身份,從香港舉家搬遷至台灣,接手西門町中華路電光影裡書店原址,開設意念書店。 「電光影裡書店老闆蒲鋒也是香港人,去年六月,我們在一位導演朋友介紹下認識。」除了任職業務、…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史蒂芬.金真正的處女作,兇狠無情

最初出版於1979年的《大競走》(The Long Walk),是理查.巴克曼(Richard Bachman)的第二本小說。這部作品在發行當初並非什麼矚目之作,直到1985年,理查.巴克曼其實是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祕密筆名一事被人揭露後,才使得包括《大競走》在內的巴克曼作品銷量…

【閱讀夏LaLa】壓力山大,只能崩潰哭哭嗎?

壓力大的時候可以怎麼排解呢?大吃一頓洩憤?還是怒買一波安心?或者小酌放鬆怡情?抑或不論如何來點小確幸?有壓力的時候,生活彷彿繃緊的塑膠袋,隨時可能有破口,讓小心隱忍的一切洩洪而出。關於壓力,社會歷練豐富的夏宇童和陳夏民都略懂略懂,懂得忍不住想來一杯酒,是以本集《閱讀夏LaLa》推出的書單是《從此不再…

這些閱讀,幫大家撐過全球大疫的這一年

編譯/愛麗絲 疫情肆虐,各式防疫措施下,習以為常的生活被迫改變,這番場景,讓我們彷彿置身於科幻小說的描述之中。「作為科幻小說的愛好者、作家、編輯和講師,類似場景無疑已出現在我腦海無數次,」卡內基梅隆大學科學學院(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s Mellon Co…

【讀墨閱讀榜:這本大家讀最久!】Vol. 33:里長伯也不願面對的真相

天冷了,廣告要你避免乾裂,天熱了,廣告要你小心防曬;無論天冷天熱,廣告都提醒你注意細紋,告訴你保養品裡有這種那種了不起的成分,就算不能讓你逆齡,至少能讓你凍齡。只要擦擦按按就好了。 但小說裡有更辛苦的保養法。重點其實也不是保養法,而是是那個社會那個生活方式荒謬得可怕。更可怕的是現實世界真的正朝那個方…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從生死詩意到壯觀史詩,翻轉公式的反烏托邦小說

由尼爾.舒斯特曼(Neal Shusterman)所撰寫的「殺戒三部曲」(Arc of a Scythe)小說,是一套具有高度娛樂性,同時也在討論議題上極為豐富的「反烏托邦」小說。 這個系列的故事設定,描述未來世界的科技水準已達高峰,所有人類都在一個被稱為「雷雲」的人工智慧照料下,過著安穩富足的生活…

【一週E書】這個故事不只改置了歷史,還幾乎預言了未來

文/犁客 加拿大的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真的是一個很奇妙的存在。 她從20世紀的六零年代開始得文學獎,先是加拿大自己的文學獎,然後像蒐集怪獸對戰卡牌或神奇寶貝一樣把更多全球性的文學獎一個一個收進口袋。 她在文壇的正式出道作品是詩集,幾年後開始出版小說,被視為嚴肅的純文學作家;但與刻板印象中把頭髮扯光才…

《使女的故事》在續集《證詞》中繼續抗爭,保守右派在現實裡荒唐表演

Change never comes easy. (改變從不簡單。) 《使女的故事》第四季影集預告日前釋出,女主角瓊(June)這麼說著,身著紅袍、傷痕累累的她,似乎將在新一季顛覆基列國。 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1985年出版的 《使女的故事》,描述在神權與極權國家基列國控制下,多數女性地位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