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黃彥霖 愛因斯坦說:「時間是相對的。」 移動的速度越快,經歷的時間就相對緩慢。當一個人的速度接近光速時,他的時間會慢到彷彿靜止一樣,而當他超越光速,他的時間就會開始往後倒退。 那麼,翻開一本書或進入一篇故事時,移動的速度有多快? 在故事的帶領下,我們可以隨意回到百年前一個凜冽的冬日清晨,或是瞬…
文/陳榮彬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十九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受歡迎的小說家,而他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常有人說是僅次於劇作家莎士比亞。細究其中緣由,除了因為他的小說以連載方式創作,故事往往被他寫得高潮迭起,讀者被吊盡胃口,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小說具有極其濃厚的社會性,以…
編譯/陳慧敏 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得主、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當他們的著作成名,作品摘下文學桂冠前,他們也一樣是為五斗米折腰的老百姓,許多文學作家在成名之前,都不得不在餐館、在建築工地等打工,讓肚皮吃飽,才能支撐文學熱情,也有些大師曾是吃癟的業務員、生意慘淡的小診所醫生,這讓他們有餘裕,或者有更…
編譯/黃彥霖 聖誕將近,適合來一點應景與溫馨的節目,不如就來聽尼爾‧蓋曼(Neil Gaiman)重現 150 年前狄更(Charles Dickens)斯親自導演的《聖誕歌聲》(A Christmas Carol,又譯小氣財神)吧! 2013 年,紐約公共圖書館(NYPL)就曾經舉辦一場不是誰都模…
你的第一本經典,也許是眾多小篇故事集結的《格林童話》、大人強塞進你手中要你背誦的《論語》、《唐詩三百首》,又或者是兒童版的《西遊記》、《三國演義》,它們伴你度過了一段童年歲月,並且勾引出你對世界的想像力與理解。 只是長大後,隨著生命層次的提升,個人成長環境、遭遇處境的不同,你有時會忍不住質疑起生命的…
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在經典名著《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的開場寫道: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 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的春天…
編譯/陳慧敏 到一座城市去旅遊,不必然要血拼和吃美食,找條當地的文學散步路線,用腳去閱讀這座城市的文學,用心去貼近文化的靈魂,也是另一種文化的體驗。《國家地理雜誌》整理了全球十大文學城市,介紹文學散步景點: 1. 蘇格蘭──愛丁堡 文學氛圍濃郁的愛丁堡,有超過 500 本小說從這裡誕生,這座城市創作…
編譯/白之衡 一切講求快速、即時、真實的網路時代,觀看線上實況轉播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比如遊戲轉播、廣播、球賽、演唱會,或粉絲見面會等等。但你肯定想不到,現在有人把實況轉播的腦筋動到一向要求嚴謹的寫作上了。 美國作家約書亞‧柯恩(Joshua Cohen)最近正好就在進行這樣的實驗,他在美東時間 1…
文/犁客 「我從一名年輕女孩的視角出發,因為我認為她們比男生深思熟慮、考慮的問題比較多,也比我們更敏感。以我們男生來說,我們年輕時玩耍、嘻笑,但在同一時期,她們已經開始談戀愛了,不像男生還得多等幾年才會懂什麼是愛!」 以《明天我就不追了!》《明天我就不幹了!》兩本書在臺灣打響知名度的法國作家吉爾‧勒…
文/楊念穎 人民起義抵抗特權 18世紀末,階級之間的衝突日益尖銳,貴族和教士僅占總人口的 2%,卻擁有全國耕地面積的 40%,且不須納稅。反觀一般百姓,生活本來貧苦,還要負擔國家大部分稅收,人民反彈聲浪逐漸高漲。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群起走上街頭,巴士底監獄被攻陷,封建制度瓦解,法國大革命爆…